苏教版六年级上册5.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5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 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1)贺知章的《咏柳》(2)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 3、教师示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指名读课文 二、反复读文,理解柳的特点 1、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 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伫立(2)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3)3、4节 A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回忆一、两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 B思考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 C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的疑问从何而来? 2、学习第二部分(1)轻轻读第五节,想一想: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这株柳的什么?A通过演示理解两合抱粗,结合参照物理解百余平方米? B朗读第五节 2)默读课文,想想哪几节写我的猜测和想象?六、七两节 A、填空练习:第六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来历),第七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经历) B、口述我想象的内容:(一粒柳絮抛洒恰遇有幸) (一团团柳絮抛洒一片只有) C、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理解不可思议(3)理解依然的作用,联系上下文。A、口述我想象这株柳的经历:(经历过)理解它的顽强精神。指导朗读这两节 三、学习课文第八节。 1、自由读课文第八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同是一株柳相差何远这句话的? (1)平原和水边的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2)这株柳树的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2、教师读第九节,提问:命运给予它的几乎九十九一片绿荫这句话是写柳树的但又不仅仅在写柳树。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 (1)讨论(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坚强不屈。) (2)齐读这节。 三、扣题结题,体味文章的主旨 1、第二节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高原上请问这株柳树神奇在里?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 2、默读全文质疑问难。 板书设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惊见一方景观(壮观而独立) 粗 神奇 形状 枝干 叶子 16《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的团结互助。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汉情深。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收集其他表现民族团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 有关草原的歌曲。【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放腾格尔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台湾,见到了阿里山和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文档评论(0)

huifutianxi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文安县汇中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1026MA07M9AL3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