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最易混淆的电学概念总结.docx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最易混淆的电学概念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2019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最易混淆的电学概念总结   电学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整理的最易混淆的电学概念总结 ,请考生学习。 1、电子与电荷 ,电子是物质中的一种根本粒子 ,它带负电。电荷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的认识。在古代 ,因人们对电的本质缺乏认识 ,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外表上的 ,因而把电称为电荷。物体带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现在大家所说的电荷 ,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 ,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及正、负离子等。显然电荷这一概念的范围要比电子大。 2、自由电子与自由电荷 ,自由电子是指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 ,而自由电荷既可以是自由电子 ,也可以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 ,酸、碱、盐的水溶液中的自由电荷那么主要是正、负离子。 3、带电与导电 ,带电是指物体失去电子或得到多余的电子 ,从而使物体对外显电性。导电那么是指导体中有电流 ,其实质是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 4、导体与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化。如在常温下玻璃是一种非常好的绝缘体 ,但在加热到红炽状态时 ,它就变成了导体。 5、导体与导线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体。而导线那么是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的电线 ,它一般用来连接电路元件使之组成电路 ,一般导线的电阻很小 ,常常可以忽略不计。 6、电中性与电中和电中性是指一种状态 ,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电量相等 ,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电中和是指一种过程 ,当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 ,带负电的物体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 ,从而使两个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 7、电源与电压电源是指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 ,或定义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 ,负极聚集负电荷 ,以持续为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因为电路两端的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 ,所以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有电压 ,然后才能得到持续存在的电流。 8、电量与电流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库仑 ,人们把它称为元电荷。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可用一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来表示。 2019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最易混淆的电学概念总结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 ,查字典物理网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文档评论(0)

152****62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