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7
加减益气汤_古今医鉴卷五_减法方剂树TOC \o 1-3 \h \z \u
加减益气汤_古今医鉴卷五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4
1.1. 组成:黄耆5分,人参5分,白术1钱,陈皮1钱,当归7分,白芍药1钱,升麻3分,甘草(炙)3分,泽泻5分,砂仁5分,木香3分,白豆蔻3分,地榆5分,御米壳(醋炒)3分。 4
1.2. 功效:痢疾日久不愈,不能起床虚弱者。 4
1.3. 来源:《古今医鉴》卷五。 4
2. 托里冲和汤 4
2.1. 减:白芍药、升麻、泽泻、砂仁、木香、白豆蔻、地榆、御米壳 4
2.2. 组成:人参2钱,黄耆3钱,白术(炒)1钱,陈皮1钱,当归1钱,甘草(炒)5分。 4
2.3. 功效:疮疡属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因元气虚弱,失于补托所致。 4
2.4. 来源:《保婴撮要》卷十五 4
3. 卫生汤 4
3.1. 减:白术、陈皮、升麻、泽泻、砂仁、木香、白豆蔻、地榆、御米壳 4
3.2. 组成:白芍药2两,当归2两,黄耆3两,甘草1两,人参1两。 4
3.3. 功效:妇人、女子虚弱,月事不来。 4
3.4.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一五引《徐氏胎产方》 4
4. 人参当归散 4
4.1. 减:白芍药、升麻、甘草、泽泻、砂仁、木香、白豆蔻、地榆、御米壳 5
4.2. 组成:人参、黄耆、当归、白术、陈皮各等分。 5
4.3. 功效:痘疮不起,为因平日气血不足,或劳力气弱。 5
4.4. 来源:《杏苑》卷六 5
5. 开胃丸 5
5.1. 减:黄耆、陈皮、白芍药、升麻、甘草、泽泻、砂仁、地榆、御米壳 5
5.2. 组成:木香1分,白术1分,人参1分,当归1分,白豆蔻1钱半。 5
5.3. 功效:小儿乳食不消,冷热不调,泄泻频并。 5
5.4. 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丁时发方 5
6. 补黄散 5
6.1. 减:黄耆、当归、升麻、泽泻、砂仁、木香、白豆蔻、地榆、御米壳 5
6.2. 组成:人参1钱,白术(炒)1钱,白芍药(炒黄)5分,陈皮5分,甘草(炙)5分。 5
6.3. 功效:妇人脾胃虚热,口舌生疮,畏冷饮食。 5
6.4.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5
7. 白术汤 5
7.1. 减:人参、白芍药、升麻、泽泻、砂仁、木香、白豆蔻、地榆、御米壳 5
7.2. 组成:白术1钱半,黄耆(炙)5分,当归5分,陈皮5分,甘草(炙)少许。 5
7.3. 功效:痘疮,疡塌不掩。 5
7.4. 来源:方出《医学纲目》卷三十七引丹溪,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九五 6
8. 养卫化毒汤 6
8.1. 减:白术、陈皮、白芍药、升麻、泽泻、砂仁、木香、白豆蔻、地榆、御米壳 6
8.2. 组成:人参、黄耆(炙)、当归、甘草。 6
8.3. 功效:痘疮已成浆,或寒战,或咬牙,单见一症者可治。 6
8.4. 来源:《片玉痘疹》卷九 6
9. 芍药黄耆汤 6
9.1. 减:人参、陈皮、当归、升麻、泽泻、砂仁、木香、白豆蔻、地榆、御米壳 6
9.2. 组成:黄耆2两,白芍药1两半,白术1两半,甘草1两。 6
9.3. 功效:虚劳自汗不止。 6
9.4.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一 6
10. 黄耆六一汤 6
10.1. 减:人参、陈皮、当归、升麻、泽泻、砂仁、木香、白豆蔻、地榆、御米壳 6
10.2. 组成:黄耆(炙)6钱,甘草(炙)1钱,白术3钱,白芍药3钱。 6
10.3. 功效:虚劳自汗。 6
10.4. 来源:《直指》卷九 6
11. 参耆归术膏 6
11.1. 减:陈皮、白芍药、升麻、甘草、泽泻、砂仁、木香、白豆蔻、地榆、御米壳 7
11.2. 组成:人参1两,黄耆1两,白术(土拌炒)1两,当归1两。 7
11.3. 功效:疮疡,衰老气虚者。 7
11.4. 来源:《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7
12. 保元汤 7
12.1. 减:陈皮、当归、白芍药、升麻、泽泻、砂仁、木香、白豆蔻、地榆、御米壳 7
12.2. 组成: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甘草3分。 7
12.3. 功效:痘痈出脓之后,脾胃虚弱,脓清不敛者。气血虚弱,痘痈留经络中,发无定处肿不红。 7
12.4.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7
13. 安神散 7
13.1. 减:黄耆、白术、当归、白芍药、升麻、泽泻、砂仁、木香、白豆蔻、地榆 7
13.2. 组成:御米壳(蜜炒)1两,人参1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桌签格式.doc VIP
- 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体育+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XX能源公司XX风电场×MW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汇编(总承包项目部)完整版.doc
- 2020抽水蓄能电站施工设计方案.pdf VIP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24).pptx VIP
- 虚拟电厂管理平台需求及设计-方案合集.docx VIP
- 茶饮料灭菌技术概述.pdf VIP
- 2025新高考高一函数定义域值域解析式易错培优竞赛试题(解析板).docx
- 常用NTC47KΩ阻值B=3950阻温R-T对照表.pdf VIP
-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