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复习讲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4/13 此外,还要对考生进行答题的语言训练。 2008年南京中考试题: 例1: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嫩绿的秧苗比作绿色的地毯(分析修辞),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联系语境),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同时也赞美了母亲的勤劳能干(达到的效果)。 例2: 2008年镇江中考试题 10.下面两句话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句,简要回答。(2 分) ①只有俄罗斯在地球表面的深度上钻探到了12里左右。 答: ① 不能去掉,因为“左右”表示概数, (解释含义),准确地说明了“俄罗斯在地球表面的深度上钻探到了12里” 中的“12公里”只是一个略指,并非准确数据(联系语境),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达到的效果)。 * * 语文中考复习讲座 语文中考复习讲座语文中考复习讲座 二.考试内容 (一)积累运用 1.默写“考试范围”中规定的诗文名句。 2.认识3500个常用字,其中会写3000个左右。正确地给汉字注音,借助汉语拼音写汉字。 3.正确理解和使用常用词语。 4.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5.能发现并修改常见的语病。 6.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 运用。 7.能根据相关资料,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形成自己的看法。 1.默写“考试范围”中规定的诗文名句。 古诗文默写 单纯记忆性默写和理解运用性考查: 《课标》推荐背诵的49篇加《课标》中没有涉及、而在教材中作为精读篇目的五首诗歌。其中在附录中出现的古诗只考记忆性默写。 开放性形式考查: 教材(包括附录)中要求背诵的其他诗文。 1.默写“考试范围”中规定的诗文名句。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2) ▲ ,江人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6)人有悲欢离合,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7)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 (9)《岳阳楼记》中的“ ▲ ; ▲ ”表现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 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1.默写“考试范围”中规定的诗文名句。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08年南京中考) (1)关关雎鸠, ▲ 。(《诗经·关雎》) (2)人则无法家拂士, ▲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6)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 ▲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9)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10)奥运会即将在京举办,这是举国欢庆的盛事。我们可以用《论语十则》中“ ▲ , ▲ ”来表达对全世界朋友的欢迎之情。 1.默写“考试范围”中规定的诗文名句。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 ,可以为师矣。(《论语》) (2) ▲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枯藤老树昏鸦,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7)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8)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