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梅岭三章教学设计2021 梅岭三章教学设计一等奖
梅岭三章是中国共产党人陈毅被围困时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其诗慷慨悲壮,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勇往直前的华夏儿女。下面为大家带来梅岭三章教学设计2021,供大家参考。 【教学设想】 本课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面对当时的必死险恶环境,虽死不渝;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斗争;追溯参加革命的理想,坚信革命理想必将实现;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气势磅礴,壮怀激烈,表现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英勇面对必死险恶处境,视死如归、生死不渝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乐观革命精神。引导学生体会这组诗篇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量,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本文比喻、借代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三首诗各自的侧重点和相互关系。体会的豪壮革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难点: 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人新课 (多媒体播放新时代正气歌《八荣八耻》,学生欣赏。) 同学们刚才欣赏了新时代的正气歌《八荣八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三月份号召全国人民树立一股浩然正气而提出的。在这一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给我们做出了榜样。红军开始长征时,陈毅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后来突围到江西、广东交界的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冬,由于叛徒告密,敌军得知这里有一个大人物,就派重兵围山、搜山和放火烧山。陈毅在几十天里,隐藏在山林草丛之中,大腿上的枪伤发了炎,又化了脓,还发着高烧,又没有医药,只好用刀子把伤口拉开,挤出脓血,然后用盐水洗一洗。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不是被敌人搜出杀头,就是因伤病折磨而死。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梅岭三章》,准备留做遗诗。现在请同学们欣赏 。 二、资料助读 1、了解: 1901年生于四川省乐至县。曾留学法国。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红军长征时,留在江西担负军、政工作。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长,后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1972年1月6日因病逝世。 2、背景资料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 三、整体感知 自主探究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旌旗(jing)悬(xuan)当纸钱(dang)应有涯(ying)(ya) 遍种(zhong)即为家(wei) 2、指定学生朗读小序后,引导学生口译、分析它的作用。 (1)引导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明确: 1936年冬天,梅山被敌人包围了。伏丛莽间的伏,潜伏,藏匿;我身负重伤,又患疾病,藏匿在树丛密草当中20多天。得脱的得,能够;考虑到不能脱险,作成三首诗保留在衣服最里面。不久敌人的包围解除了。 (2)小序对这组诗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小序是全诗重要组成部分,告诉了我们这三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写作背景,交代了梅岭遇险的经过。伤病伏丛莽间指出处境的艰难,虑不得脱讲情况的危急,得诗显出态度的镇定自若。小序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诗以明志的行为,表现了革命到底的决心。有条件可配乐朗读,同时配以陈毅梅山被围的画面。 3、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句具有什么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