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乳化释药系统 中药药剂学教研室 沈雪梅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概念 药物 油相 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 形成的口服给药系统(液体或装入软胶囊) 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 SEDDS 自乳化给药系统的主要特征 在体温条件下,遇体液后在胃肠道蠕动的促使下乳化,形成粒径在100~500nm的水包油型乳剂 乳化前,系统(或内容物)为均一、澄清的液体 Schulman在对乳剂研究中发现,往一粗乳中加入中链醇后,乳剂变成透明液体 这种透明或半透明的、低黏度的、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系统即微乳 1994年5月德国上市的环孢毒为自乳化系统的软胶囊,口服后在胃肠道中,与水分进行自微乳化。其生物利用度较口服溶液剂高,使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降低。 上市产品还有两个HIV蛋白酶抑制剂 ritonavir和saquinavir 自乳化释药系统也是药物研究的一个热点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特点 (1)体内自乳化 在体温条件下,遇液体后可在胃肠道蠕动的作用下形成O/W型乳剂,液滴粒径小于500nm (2)改善药物的口服吸收 SEDDS与胃肠液接触时可形成包含有药物的小乳滴 乳滴中的药物呈溶解状态,在肠中可维持溶解状态 药物表面积大,且有利于穿过肠道黏膜,提高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 抗疟药卤泛群游离碱制成SEDDS和SMEDDS,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卤泛群盐酸盐片剂提高5~7倍 (3)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可减少药物的水解 (4)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药物存在于细小的乳滴中,乳滴从胃中迅速排空,药物可以在整个胃肠道中广泛分布,从而减少了大量药物与胃肠壁长时间接触而引起的刺激。 (5)制备简单 将液体分装于软胶囊中,剂量准确,服用方便 SEDDS的处方组成 油相 硅油、矿物油、植物油、脂肪酸酯、亲脂性活性成分、抗氧剂、香料 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表面活性剂 辅助表面活性剂(脂肪醇、多醇类、多醇酯、有机酸等) 自乳化的机制 形成SEDDS的两个条件 较低的油水界面张力 较显著的油水界面的破裂 当符合这两个条件之一时,外部只要提供很小的能量,乳剂就可自发形成 界面膜—液晶层理论 在二元混合物(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水 油相和水相之间形成界面膜,即液晶层,形成水渗入油的通道(桥梁作用),水向油相内核快速穿透,加上胃蠕动的轻微搅动,界面被打破,即形成乳滴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决定形成液晶的量 液晶的量大,造成表面压力增大,界面的不稳定性增加,有利于油-水界面的破裂 界面张力学说 认为界面张力起重要的作用 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逐渐降低,当达到一定浓度时,由于助乳化化剂的存在,产生混合吸附,出现负的界面张力,体系自发地分散成微细液滴。 增溶理论 表面活性剂在高浓度时,形成胶束 大量的胶束对油产生增溶作用,油进入了胶束内部,形成分散的微小液滴 增溶过程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有人认为,微乳是介于普通乳和胶体溶液之间的一种稳定的胶团分散体,又称胶团乳 SEDDS的吸收特点 胃肠道的消化运动提供了体内自乳化所需的动力 SEDDS与胃肠液接触时形成微小乳滴,在胃肠液稀释下进一步分散形成的更细小的乳滴,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并改善了药物溶出 SEDDS表面张力较低,易于通过胃肠壁的水化层,使药物能直接和胃肠上皮细胞接触,增加了对肠道上皮细胞的穿透性,促进了药物的吸收 微乳可经淋巴管吸收,克服了首过效应以及大分子通过胃肠道上皮细胞时的障碍 影响SEDDS中药物口服吸收的主要因素 (1)赋形剂 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的HLB值高,微乳存在的区域宽,溶出速率快。 HLB值在10~15之间的表面活性剂 中等链长脂肪酸的单酸甘油酯 恰当地选择表面活性剂、辅助表面活性剂及其浓度,可形成最佳的自乳化处方 (2)乳滴粒径 SEDDS的生物利用度随粒径减小而显著上升 乳滴粒径越小,油水界面的面积越大,乳剂的稳定性越好,药物从乳滴中释放速率越快 SEDDS形成的乳滴粒径,与所选用的乳化剂系统的性质有关(乳化能力) 粒径的测定方法 光子矫正光谱技术(PC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健康医学病例.ppt
- 培训学习老年人用药的有关.ppt
- 编辑自学心脏知识培训.ppt
- 快速掌握第章吸入麻醉.ppt
- 指导学习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ppt
- DK课件硬膜下积液.ppt
- 演讲课件HN预防护理.ppt
- 基础知识五种三唑类药剂简介.ppt
- 凶猛笨重迟钝茹毛饮血课件总结使用.ppt
- 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南京市卫生监督所总结使用.ppt
-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与人工智能教育协同发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体育篮球运球动作的肢体对称性与生物力学平衡研究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特定行业(如测绘、巡检)作业法规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智慧教育云平台个性化学习服务在终身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生实践生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仙人掌的实验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借助地理数据分析气候变化对小麦种植空间格局变化的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写作中宾语从句错误分析策略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东莞公务员省考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高中生运用历史GIS技术模拟丝绸之路商队突发事件应对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教学中电磁感应现象的动态模拟实验研究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