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洛阳历史典故10则.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洛公历史典故10则 有关洛公历史典故10则 有关洛公历史典故10则 有关洛阳的历史典故 10 则 洛阳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假名城和旅游城市,是中 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 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 11 个王朝在此建 都或陪都近 900 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较长的城市之一。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有关洛阳的历史典故 10 则,相信各位读 者会有兴趣。 有关洛阳的历史典故 10 则 1、 定鼎中原 大禹治理了洪水,接着又铸造了九个大鼎,到了商周时九鼎成为传国之宝,谁想统治天下,就要先抢夺九鼎。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举兵讨伐,灭了 商朝。灭商后,周武王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把九鼎搬运到周 朝的国都镐京 ( 今西安市西南 ) 。谁知那九尊大鼎个个象小铁 山,既难搬又难运。武王组织了大批人马,听闻一尊鼎就动 用了八九万人,花了几个月的功夫,才拉到洛阳。当他们准 备再向西拉时,无论用什么方法,大鼎象生了根似的,定在 那处巍然不动。 武王闻知此事, 痛惜地说: 九鼎是镇国之宝,它们到了洛阳不往西走,定有缘故。夏朝国都在洛阳,洛阳 又位于天下之中,上天莫不是要我把国都迁到洛阳不能 ?若是是这样,就把九鼎布置在洛阳吧。不料正当武王准备推行布置九鼎的典礼时,却不幸病故了。 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了位,在周公旦的协助和帮助下,在太庙里建成了一座宏伟壮丽的大殿,选择了良辰吉日,召集文武百官,四方诸侯,举行了浩大的定鼎大典,表示周朝已完成了灭商的大业,获取了天下。今后,人们为了纪念周公旦协助周成王定鼎洛阳的伟绩,就兴建了一座殿宇灿烂的周公庙,庙里的大殿被叫做定鼎堂。到此刻,周公庙仍坐落在洛阳老城的西关外供人们浏缆凭吊。周公庙前的道路则取名为定鼎路。 2、前倨后恭 苏秦,字季子,东周 ( 公元前 317 年前 ) 洛阳轩里人。他出身农民,稀有弘愿,曾随鬼谷子学游说多年。后辞别老师,下山求取功名。 苏秦先回到洛阳家中,变卖家产,尔后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能发挥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无一个国君欣赏他,苏秦只好垂头丧气,穿着旧衣破鞋回到洛阳。 洛阳的家人见他这样般落魄,都不给他好神情,连 苏秦央求嫂子做顿饭, 嫂子都不给做, 还狠狠训斥了他一顿。苏秦今后振作精神,苦心攻读。他把头发束住吊在房梁上, 用锥子刺自己的腿,头悬梁,锥刺股便由此而来。 一年后,苏秦掌握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开始二次遨游列国。这回终于说服了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 国合纵抗秦,并被封为纵约长,做了六国的丞相。当此时的 苏秦衣锦回乡后,他的亲人一改往日的态度,都四拜自跪而 谢。苏秦不由痛惜:人生在世,地位财富,真不能忽视啊 ! 这即是前倨后恭的典故。今人多用此形容那些先前 骄横尔今后谦恭,以及见机而作,见机而作的人。 3、挑肥拣瘦 远在东汉刘秀时期,光武帝刘秀曾在国都建立了当 时的最高学府太学,这座太学即位于洛阳开阳门南 5 里远的地方。当时,在太学里发生了好多幽默的故事,挑肥拣瘦就 是其中之一。 当时太学里, 有位授课博士, 姓甄名字, 很有学问。有一年腊月三十,光武帝刘秀下诏赏赐太学里的授课博士们 每人一只羊,让太学高快乐兴地欢度春节,可当羊赶到太学 大院后, 却出现了问题。 原来这每只羊大小不等、 肥瘦不一,如何分配才合理呢 ?授课博士们议论纷纷,喧嚷了半天,也没有商讨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方法。 这时,甄宇站起来说道:我们都是授课博士,为人师表,不能够锱铢必较,挑肥拣瘦 ! 说罢,他便从羊群中挑出那只最小最瘦的来,径直牵了去。这下,大家不再争论,你谦我让,很快就分完了这群羊,各自高快乐兴的回家去了。 这段让羊的嘉话传了出去,洛阳城里的人无不赞美甄宇,还给他起了个带有敬意的又名瘦羊博士。今后,挑肥 拣瘦这个成语也就传开来了。 4、洛阳纸贵 人们常说:自古洛阳出才子。西晋时出名的文学家 左思 , 就是古代文坛上灿若群星的洛阳才子之一。 左思从小出身贫困 , 且容貌丑陋 , 但他视荣辱如浮 云 , 看名利为粪土 , 把精力都用在学习和文学创作上 , 写出了好多流传到此刻的名诗佳作。其中 , 《三都赋》问世后 , 碰到朝野各界热忱歌颂 , 一时流行洛阳 , 豪贵之家争相传抄 , 洛阳市 场上的纸价也所以昂贵起来。今后 , 洛阳纸贵便成了出名典故, 常用来夸赞某些作品迅速而广泛地流传流行。 5、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研究学问,各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出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介绍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修业。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愉悦弟子,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88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