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docxVIP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学习目标: 1、 掌握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基本史实,以及中国将士英勇抗 战的表现。 2、 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认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重 要性。 3、 通过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本质。 重点:血染卢沟桥 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 实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对历史要素把握缺乏 准确性,老是时空观念不强,需要老师采取多元化手段调动其积极性, 多记,多练,提升学习质量。 (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74——77页课文,寻找答案并标记) 一、血染卢沟桥 1、 背景:……(74页地图中找出卢沟桥) 2、 时间: 3、 经过: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 本军队悍然向 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史称卢沟桥事变, 又称 O 4、 标志:七七事变,标志 爆发。 5、结果:日本又向北平、天津进攻,二十九军副军长 三二师师长 等将领先后为国捐躯。七月底,平津相继沦陷。 6、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 ,开始领导 抗 战。工农红军改编为 , ,奔赴抗日战场。 二、南京大屠杀 1、背景: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发动 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 ,国民政府迁往 2、概况: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内,屠杀 人以上。 (二) 合作交流 1、 结合近期所学知识,从时期、活动等方面总结国共两党两次合作 相关知识。 2、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现在的日 本政府有没有深刻反省这段历史,向中国人民道歉?对此你有怎样的 认识? (三) 质疑探究 主要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 (四) 课堂小结 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自己列出学习提纲展示 (五) 当堂检测 1、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日军南大屠杀 2、 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争,其标志性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 在卢沟桥战斗中为国捐躯的二十九军最高将领是( ) A杨靖宇 B赵登禹 C佟麟阁 D申仲明 4、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以实际行动唱响这首战斗 歌曲的是() A东北义勇军B东北人民抗日游击队C第十七路军D第二十九军 5、 卢沟桥事变的时间( ) A 1931 年 9 月 B 1936 年 12 月 C 1937 年 7 月 D 1938 年 12 月 6、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 次事件后()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 7、 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1、西安事件 2、七七事变 3、八一三事变 4、九一八事 变 A 4123 B 1234 C 4321 D 1324 8、 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 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弊D.抗日救亡 9、 观察右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10、当前,《南京!南京!》影片热播,人们由此重新审视战争中的罪 恶与人性。南京大屠杀发生在() A. 1931 年 9 月 B. 1935 年 12 月 C. 1937 年 12 月 D. 1940 年秋 1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平津危急,华北危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 的新进攻!驱除日寇出中国!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绝不求战。…… 所以政府必须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 材料三:危机一发,万不能坐以待毙,多恳发动全国兵力,即日明令 应战,以保卫国家民族生存。 1937年7月24日北平24位教授通电 1、 材料一产生于何时何事之后?其主要思想是什么? 2、 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 3、 三则材料共同表明了什么?

文档评论(0)

183****53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305113400003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