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12课 词四首知识讲解巩固练习试题.docVIP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12课 词四首知识讲解巩固练习试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3 12词四首(课时1) 知识 《渔家傲·秋思》 1.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工于诗词散文,风格较为明健。写有《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词作《渔家傲》被欧阳修称为“穷塞主”之词。现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探寻。 北宋仁宗即位后,宋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1038),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但战事仓促,将不知兵,兵不知战,以致每战辄败。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延州知州,抗击西夏。庆历元年(1041)四月调任耀州知州。据史载,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招徕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这首《渔家傲·秋思》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3.主旨归纳。 这首词通过写边塞悲凉、肃杀的战地风光,表现了将士们忧国思乡的心情,蕴含着作者欲报国立功却 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他在诗、文、词、书、画等领域,均取得了极大成就。散文方面,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诗文集《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等传世,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2.背景探寻。 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当时苏轼虽年近不惑,但依然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民间疾苦,而且时刻准备驰骋疆场,为国效力。这首词是熙宁八年(1075)冬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3.主旨归纳。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建功立业、杀敌为国的豪情壮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豪放派代表词人之一。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在语言方面,辛词善用典故,托古喻今,冲破音律限制,大量吸收口语、古语入词,多用比兴手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宋词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2.背景探寻。 这首词约作于宋淳熙十五年(1188),当时辛弃疾因积极主张抗金北伐,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和诬陷,被免官,闲居在江西上饶。陈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两人私交很好,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辛弃疾送给陈亮的。 3.知识链接 豪放派 豪放派为宋词一大流派,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而达到高峰。该派词作题材广泛,尤喜选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反映生活。其主要特点是:境界开阔、气势恢宏、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代表人物有张孝祥、刘克庄等。 4.主旨归纳。 这首词通过对梦中军营生活和战斗场景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满江红》(小住京华) 1.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秋瑾在短促的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诗词,作品宣传民主革命、妇女解放,笔调雄健,感情奔放。今有《秋瑾集》。 2.背景探寻。 秋瑾21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1900年,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追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满江红》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八国联军入侵后,她深感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发生冲突,她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成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 3.知识链接 宋词的两大流派 婉约,委婉含蓄之意。婉约派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