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历年真题总结版).pdfVIP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历年真题总结版).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总结【主观题部分-简答题】 复习指导: 亲爱的同学们,该简答题部分是根据考纲整理出来的,有可能以主观题(尤其是简答题形式) 出现的考点。 分析12套历年真题卷46题简答题,有以下特点: 1. 基本没有重复考的情况,除了1道题重复出现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出题没有太多规律可寻 3. 某些题目在考纲的范围之外(不多,大家不要惊慌) 对于第1点,我们可以不用花太多时间在已考过的题上。 对于第2点,我们最好对于未考的考点的关键点都有一定的熟悉度,并有意义的学习理解这 个考点的含义(因为考点多,我们无法一一记住),以便在考试时能够对题目的关键点有一 定印象,剩下的靠我们自己的理解去发挥。 对于第3点,我们如果做到第2点,对很多知识点融会贯通,就会对不熟悉的题目也能给出 一点答案,除非要回答某个理论。 在下面的考点中,标灰的部分是已考过的真题。 红字部分是考材料分析题经常会问到的问题的素材,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内容,千万不要因 为已经考过简答题,就不看了。 大家安排好复习时间,每天记忆消化一部分。 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所以每一天都努力吧~~~ 注意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对待考试哦! 第一章 教育的本质属性  社会活动(区别自然活动)  有意识、有目的  目标:培养人  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继承性  影响它的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 学思想、宗教、文学、艺术、法律  落后于社会政治经济:阻碍 超前于社会政治经济:催生新的 教育的人口功能  人口结构合理化:男女比例、文化结构、职业结构平衡  改善人口质量和素质 教育的经济功能  再生产劳动力  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的政治功能  培养合格公民  培养政治人才  舆论力量,宣传政治方针  维持旧有社会制度或催生新的社会制度 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 遗传  主观能动性  环境  学校教育 遗传是如何影响人的发展的  物质前提,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 不能夸大,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可塑性  遗传的个体差异性:每个人天生不一样 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发展的  为个体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  消极积极并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人不是被动接受环境影响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如何影响人的发展的  外部环境、教育只有转化为个人需要(主观能动性),才能影响一个人的 发展  人不是被动适应环境,人是环境的主宰(主观能动性),人会改变环境, 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 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 教育目的:培养合格社会公民  原因: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 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  积极作用:发挥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发展  消极作用:否定个人兴趣、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对个体发展不利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 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加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  积极作用:尊重人的发展需求,促进个体个性发展,提倡民主教学观  消极作用:忽略社会发展对教育要求,导致自然主义倾向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 为谁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培养什么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浙民“三个代表”  实现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 重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 目标: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 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 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为谁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培养什么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实现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德智体美劳育的内涵 (这个考点要注意)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