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国维简介
王国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 1901年赴日本
留学。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 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 理论家,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 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 世界之所有之学人”,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 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 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靠不住的王国维的外表也总是严肃冷峻的。他与人交 往,除了谈学问或正事,很少闲聊,更不会对人讲应酬话。 如果有人请他看一件古铜器,他看了是假的,就会说“靠不 住的”,而请他看的人无论怎么说这个古器色泽如何古雅, 清绿的如何莹彻,文字如何精致,什么书上有类似的着录, 并将这些提供给他做参考,再请他仔细看一下,他看了以后 依然会说:“靠不住的。”他不附和,也不驳难。
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王国维性格淡泊, 不喜欢与人交游,在清华除了讲书授课以外,一般不主动跟 学生谈话。从来都是上完课就走,回到自己的西院住所,钻 进自己的书房研究学术。但是如果有学生登门拜访或致函, 不管是求教或是辩论,从来都是一律接待,不分老幼尊卑, 而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有当时东南大学的学生特 意赴京求教,就住在王先生家里。在他看来,学术为天下之 公器,不应有门户之见,所以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门下弟子, 他都有问必答。在他执教清华的两年中,不知道有多少学子 领受了他的恩泽。
在讲课之时,王国维遇到某些问题常以“这个问题我不 懂”一语带过。语言学家王力当年曾师从王国维,起初不理 解为什么先生常说“我不懂”,后来悟出,这正是先生治学 严谨的表现。王力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上的第一堂课,是听王 国维讲《诗经》。王国维的这节《诗经》课,讲得很朴实, 见解又很精辟新颖,为王力闻所未闻,他深感受益。但是, 当碰到某些问题时,王国维却常以“这个我不懂”一句就带 了过去,有时一节课下来,竟说了几个“我不懂”。起初王 力感到不满足,他想,老师是传道解惑的,怎么常说“我不 懂”呢?后来才慢慢体会到, 其实,王国维先生说的“不懂” 并非真的不懂,课后有学生问及他说“不懂”的地方,他都 能说出自己的见解。他之所以在课堂说“不懂”,一是出于 立言的谨慎,他认为他的见解尚未十分成熟,不宜做结论; 二是出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鼓励学生去探索和研究尚未定论的问题。王力对王国维这种 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十分敬佩。
王国维的人生三重境界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 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 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 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 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 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 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 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 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 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 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 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 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 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 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 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 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 那么简单。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 于凡人的成功。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 自我的极限。成功后回望来路的人,才会明白另解这三重境 界的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
关于他的死,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有如下记载:
“五月初二日夜,阅试卷毕,草遗书怀之。是夜熟眠如常。 翌晨(即1927年6月2日)盥洗饮食,赴研究院视事亦如常。 忽于友人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 至排云轩西鱼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