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阴阳格拒的概念有二种:一是指病理上阴与阳之间的格拒,有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二种,如前述格阳证、戴阳证即是;二是指治疗过程中阴邪与阳药、阳邪与阴药的格拒,前者是阴寒过盛,服热药不受,后者是阳热太盛,服寒药不受。诚如王冰所说:“甚大寒热,必能与违其性者争雄,异其气者相格也。”解决的办法是“甚者从之”。本条证中即有格拒的发生。 、“利不止”者,既说明白通汤无效,又说明其证较重,所以才有从脉微到无脉之变。何也?因为阴寒内盛,格拒热药而不受。如此则有真阳不固,阴液将竭之险。厥逆者,阳虚失温;无脉者,阳虚不能鼓动,阴竭不能填充所致;干呕烦者,药被邪拒使然,临证每有药入即吐之象。 病机:阳脱阴竭,格阳于上,兼服热药格拒。 治法:破阴回阳,宣通上下,咸寒反佐,滋阴养液。 方药: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白通加猪胆汁汤由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而成。猪胆汁、人尿的作用,一是借其性寒反佐,引阳药直入阴分,使阴阳不发生各拒,即所谓的“甚者从之”;二是借其为人体“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液,补充阳气来复的物质基础。 真武汤证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医宗金鉴》曰:“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方中附子辛热以壮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术燥湿健脾,使水有所制。生姜宣散,佐附子之助阳,是于主水中有散水之意。茯苓淡渗,佐白术健脾,是于制水中有利水之用。芍药敛阴和营,可防止温阳、利水之后耗伤津液,有护阴液的思想在内,诚如张路玉所说:“若不用芍药固护其阴,岂能胜附子之雄烈乎。” 吴茱萸汤证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 病机:少阴阳虚,浊阴上逆。 治疗: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方药:吴茱萸汤。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说明:四逆汤与吴茱萸汤均能温阳祛寒,但四逆汤温运脾肾,驱寒回阳,而吴茱萸汤温降肝胃,泄浊通阳,重在降逆止呕。 1.吴茱萸汤证见于阳明病、少阴病和厥阴病,是异病同治之体现。 2.本条冠名少阴病,自是少阴阳虚,浊阴上逆之证,其主证为吐利,尤以吐为主。 3.其治不用四逆汤,而用吴茱萸汤者,是属治标之法,并非少阴病的正治方法。示人要知常达变。 理中汤证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7) 治疗原则是“当温之”,即用温中散寒之法。 四逆辈---理中汤、四逆汤等 【原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释义与导读】 太阴为病 (中阳不足) 寒凝气滞 湿阻气机 腹满时痛 升降失职 浊阴上逆 中气下陷 寒湿下渗 运化失健 呕吐 自利益甚 食不下 治疗 正确: 温中散寒 健脾燥湿 误下: 中阳更伤 水停食阻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7)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266)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呕吐是由于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胃所致。 2、大柴胡汤证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屡下后,少阳之邪兼入阳明,化燥成实,致胃气上逆而呕吐。 伤寒发热,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165) 少阳兼阳明里实,致胆逆犯胃而呕吐,加之里气壅实,升降失职,故呕吐更加明显。 3.竹叶石膏汤证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397) 伤寒解后,大热已去,但气液受伤,余热未去,致胃失和降而呕吐。 治当清泄余热,益气生津。 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以祛邪, 人参、麦冬益气生津以补正, 甘草、粳米和中养胃, 半夏降逆止呕,并行人参麦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教学设计(统编版).docx
- 《艾肯2016年度中央空调市场报告》.pdf VIP
- 智慧药学与AIGC应用与实践技能培训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韬睿惠悦GGS岗位价值评估使用手册4.2版本.pdf VIP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计算练习凑十法、破十法、借十法、平十法.doc VIP
- LED灯条成品检验标准012.doc VIP
- 高中地理2025届一轮复习第22讲 植被与土壤 课件.pptx VIP
-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含解析.docx VIP
- 中国异叶天南星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事故预防应急管理和事故调查专题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