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诸窑之冠的柴窑瓷器
有一种瓷器身世迷离,但文献中只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记录。 这便是柴窑,一个困扰中国陶瓷史的千古之谜。
瓷器专业古书籍《事物绀珠》曾这样盛赞柴窑为“诸窑之冠,五大官窑之首。世称柴、汝、官、哥、定”。由于连年战乱,柴窑器物传世稀少,世有“片柴值千金”之说,加之世人对柴瓷不认识,认知度不高,到了宋代才逐步演变成了汝、钧、官、哥、定。
柴窑瓷器的特征:
1)瓷器底部的落款:据研究柴瓷几十年的专家考证,五代时期,周世宗柴荣把在河北保定一带的易定节度使管辖下的军队,作为自己的嫡系部队,以“易定”为后周部队的番号,涵义有两层:一是容易平定天下之意;二是以周文王的周易为治国之道。柴荣皇帝为了纪念“易定”军,下令把“易定”字样刻到了柴窑的瓷器上,示意他博大的胸怀和帝王的霸气。这就是柴窑瓷器上多为“易定”款的由来。“因为当时瓷器刚从民间走向宫廷,所以并不注重『品牌』,官柴的落款除了『易定』外,还有一字、官字、御字等落款。”专家补充。
2)关于柴瓷窑址的发现:作为诸窑之冠的柴瓷窑址,始终是专家们争论不下的焦点。这与柴窑瓷器传世极少,精品更是极为罕见;近代世人不认识,认知度不高的情况有关。一段时期以来,国内相关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定论:“柴荣年轻时是大瓷商,以经营瓷器、茶叶为生,柴家的财势可上追到唐初,因柴荣家族势力庞大,加之瓷器作为当时民间主要生活器物,柴家有瓷窑是肯定的。”专家称,种种迹象表明,柴窑址就在河南新密市牛店镇的柴窑村。
3)关于柴瓷的制造工艺:柴窑借鉴了前朝方法,采用胚模合成法,它使器物比前朝的手拉胚要薄三分之二。“唐三彩在制胚时使用的是陶范压胚法,柴瓷借鉴了这一工艺,采用胚模合成法。这一方法的使用让器物造型规整、大方、精致、美观。所以柴窑瓷器的器物上都有明显的对接线。”专家称,这便有了当代世人形容的柴窑瓷器“薄如纸”的原因。柴瓷在原料加工方面十分考究,瓷土经过很好的粉碎和淘洗,胚泥在成形前经过揉练,所以瓷胎细腻,胎体白而坚硬,轻重适度,胎壁较薄。
而在在施釉方面,柴瓷施行的是刷釉法而非蘸釉,所谓刷釉就是器物成型后,将釉刷上去,而非将器物放入调好的釉中,然后取去。正因为此,柴瓷釉色薄、刻花清晰可见、立体感强。柴窑瓷器颜色丰富,在唐三彩配色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把各种色料在瓷器上应用,有天青白、天蓝、豆绿、黑色、红色、祭兰等色。
最新的研究表明:青瓷加铜元素的历史是从柴窑开始,而非瓷器史所说的从宋代开始的历史。专家组的结论:“柴荣皇帝是创烧瓷器的先驱者,他运用新密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优势,釉里加铜红和本地所产的密玉硅酸盐玉石粉,在烧造的过程中,经过窑变,釉的流动变化,瓷器烧成后,器物外面出现透明的玻璃釉,器物底和下垂之处有玻璃珠。由于釉内有多种矿物质,窑温很难控制,造成了铜红色流动大,施釉不均,与宋代钧窑相比,釉色的稳定性有差异,胎质有差异,柴青瓷是白胎,宋钧瓷是灰胎,这是两个朝代不同的区别。”
4)关于柴窑瓷器的外形与纹饰:专家研究;柴瓷器皿多礼器,并非凭空想象。五代后,由于连年战乱,金属多用于兵器或钱币铸造,官用礼器不得不改金属器而用陶瓷,而皇家所用又不能与平民一般,为显尊贵便有了官窑,柴窑便是开创了中国官窑的先河。柴荣命柴窑烧造仿商代青铜器式的各种器皿,保留传统礼器的造型,以瓷代铜,为宋代的繁荣昌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柴窑之所以存世以礼器为主,是因为礼器是国之重器,没有皇家御订,任何民窑不能烧造。
因而柴窑瓷器的外形主要有马、牛、骆驼、鼎、净瓶、凤首瓶、长颈玄纹瓶、花瓣口瓶、蒜头口瓶、出戟尊、香熏、盘、壶、酒具等; 纹饰主要是仿商代青铜器式:有饕餮纹、人面纹、动物、连珠纹、龙纹、堆塑、划花、贴花、刻花等纹饰。此外,柴瓷的堆贴花工艺在五代也有了新的发展,改变了六朝时期粗糙的堆砌现象。
5)关于柴窑瓷器的佛、道教文化背景:五代以后,礼器开始用瓷器代替金属器,一为节约金属,二来向民间表明,皇帝对宗教的重视。“五代时,佛教盛行,柴荣本身就信佛、道,八仙就成形于五代,八仙中的张国老是河北隆尧后山上的一个道士,与柴荣关系甚好,经常给柴荣讲道。”所以,有些传世的柴窑瓷器常在佛寺道观得以保存。
6)关于柴窑瓷器传世精品的价值:二○○九年年底,一件有着雨过天晴后天空般青百色的千年古瓷器─“青百合花瓶”,在日本露面,这件被日本文物专家认定为已经失传上千年的中国柴窑瓷器,引起日本社会各界的关注,有专家将其估价三亿多元人民币,并有多位巨富争相竞价,志在必得,瓷器物主尚在犹豫和观望之中。
现存的一件柴窑凤首瓶,又称(孔)雀首瓶,具备了上述所有柴窑瓷器传世精品的特征,多位柴窑瓷器研究专家都给予了认定,有专家建议钻孔取样,进行同位素分析,但经权威检测机构的专家研究,确认:经敲击、X光拍照等鉴定由于胎壁较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