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课件第1章__人格心理学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理想人格 积极进取??? 清静无为???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五)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先天因素 环境因素 学习与教育因素 主观努力因素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六)人格心理的评估与考察 (1)最早的记载是唐尧对舜的考察; 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他;制订常法;统帅官员;接待宾客;巡查山林。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2)诸葛亮对人才的考察也有特点。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福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3)形相学通过人的外貌(体型)来推测其心理特征。 (4)颅相学则通过分析人的头颅形状来推测人格。 (5)笔迹学通过分析人的笔迹来推测人格特征。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本性就是理性 亚里士多德——灵魂蜡版说 爱尔维修、霍尔巴赫——人的本性是中性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 人文主义——人性自然论 卢梭——人性本善 基督教神学——原罪说 霍布斯——人性本恶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中西方的人性论派别 派别及代表人物 基本思想 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亚里士多德) 本性没有什么善良,也没有什么不善良 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爱尔维修、霍尔巴赫) 本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 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有些人本性善良,有些人本性不善良 性善论(孟子、董仲舒、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 本性天生有一定的“善端”,可以发展为善性 性恶论(荀子、霍布斯) 本性天生就是恶的 善恶混论(扬雄) 人性是善与恶二者的混合 (一)直接来源: 心理测量运动 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 行为主义 完形心理学 文化人类学 三、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现代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G.W.)出版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 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至今 应用广泛 教育(能力、气质、性格评价,因材施教) 医学(人格障碍咨询、心身疾病) 管理(人才选拔、知人善任、扬长避短) 职业选择(性格类型与职业匹配) 社会(社会交往)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理论 人格心理学理论 一、人格的前科学理论 二、人格的科学理论 三、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四、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 五、评价人格理论的方法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一、人格的前科学理论 历史上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们通过思辩所获得的关于人格的理论与观念; 某些江湖术士、算命看相者对人格心理现象的有关思考与总结; 普通老百姓对人格心理现象的抽象与猜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有关人格的各种谚语中 二、人格的科学理论 人格的科学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 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 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性等 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 律,并引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 的新观点和新方法。人格理论是关于人性的一 套基本看法,又是一种研究的策略。 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个人日常生活经验 普通人的抽象概括 前科学的人格理论 (具有肤浅、主观、模糊、片面和特殊的特点) 专家们的科研活动 科学的人格理论 (具有深入、客观、精确、系统和普通的特点) 社会文化、社会实践 三、人格的钱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四、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 (一)范型 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四、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 (二)人格理论流派 1、古典精神分析学派; 2、新精神分析学派 3、特质学流派; 4、行为主义学习论流派; 5、人本主义流派; 6、认知学流派 ; 7、生物学范型 8、交互作用论范型 理论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古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行为是受潜意识支配的 新精神分析 阿德勒、霍妮、弗洛姆、埃里克森等 文化社会、早期经验 特质论 奥尔波特、卡特尔 人处在人格特征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人格由特质组成 交互作用论 沙利文,卡丁纳,莫里 行为是个人特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学范型 荣格,艾森克 遗传对个体人格形成有重要作用 行为主义 学习论 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 行为是习得的(强化、观察学习) 人本论 马斯洛、罗杰斯 人有发展潜能、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知论 威特金、凯利、罗特 认知过程决定行为 试着用这些观点解释恋爱或者离婚。 8大理论 对攻击性行为的解释 古典精神分析 潜意识的死亡本能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