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001 学分:3 总学时:51 大纲执笔人:陈云 大纲审核人:吴庆生 课程性质与目的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变化的科学。《普通化学》是理工科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是面向非化学类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适用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环境气象、海洋地质、力学航天、测绘计量、应用物理、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基本技能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了解当今化学科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方向,了解化学与各专业领域的密切联系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为学习专业课和今后的生产、科学实践打好必需的化学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化学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化学反应中的能力关系和反应速率理论、溶液化学及化学平衡、电化学原理和近代物质结构等。 2、掌握化学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元素周期律及重要元素的单质、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规律,配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 3、了解当代化学发展的大致情况和主要方向。 课程基本内容 绪论 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化学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普通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任务、学习方法和要求。 (一)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1、化学热力学基础:体系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和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恒容热效应与热力学能变;恒压热效应与焓变;标准摩尔生成焓,盖斯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ΔrHm?,ΔfHm?。 2、化学反应的方向:自发过程与化学反应方向,熵与混乱度,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热力学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变。计算化学反应的ΔrSm? 和 ΔrGm? 。用 ΔrGm 和ΔrGm? 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平衡常数 K?(T)与 ΔrGm? 的关系。有关平衡常数计算。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 4、化学反应速率:反应进度与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反应级数,质量作用定律。阿伦尼乌斯公式。活化能的概念,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水基分散系 1、分散体系概述:粗分散体系、分子(离子)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溶液的形成与溶解过程,溶解度,相似相溶原理,浓度的表示方法。 2、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拉乌尔定律;渗透压,及相关计算。 3、胶体:胶体的种类、制备方法;胶体的动力学、光学、电学等特性;胶团的结构,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三)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1、溶液中的酸碱平衡:一元弱酸(碱)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K?a,K?b及有关计算;多元弱酸的分级电离及其计算;水的离子积常数;水解平衡;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及其pH计算。酸碱质子理论。 2、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常数K?sp、溶度积规则及有关计算;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3、配位化合物及水溶液中的配位平衡: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命名;水溶液中的配位平衡及其平衡常数,有关配位平衡的计算。 4、溶液中的电化学平衡及其应用:原电池的结构,电池的符号表达式,标准电极电位的概念。能斯特方程式及有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原电池电动势、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电解的原理和电解池,分解电压和超电压,电极上放电的一般规律;析氢、吸氧和浓差腐蚀,金属的防腐。 5、有关多重平衡的计算。 (四)结构化学 1、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量子化、波粒二相性;原子结构:原子轨道与波函数,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的图形。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能级交错和近似能级图,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基本原则;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周期表的变化。 2、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离子键的形成、特征、影响其强弱的主要因素;共价键的形成、价键理论的要点,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杂化轨道与分子的空间构型。配位键的特点,配位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 3、分子的极性,三种分子间作用力: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晶体结构:晶体的特征;晶体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混合型晶体。 (五)单质及无机化合物 1、金属元素:金属的分类,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其冶炼;过渡金属的一般性质; 2、非金属元素:非金属的分类,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非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其制备; 3、非金属化合物:氯化物的水解;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碳酸盐的热稳定性;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热分解;硅酸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