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2(经济史)》;;◆ 原始社会,一般以实物作为一般等价物;
◆ 商周时期,海贝成为一般等价物(贝币);
◆ 战国以后,政府可控的金属货币取代了贝币;
◆ 唐朝以后,不以重量定价值的“通宝”问世;
◆ 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货币名称:
交子
(2)发行时间: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
(公元1023年)
(3)发行地点:
四川成都
(4)历史地位:
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原始社会,一般以实物作为一般等价物;
◆ 商周时期,海贝成为一般等价物(贝币);
◆ 战国以后,政府可控的金属货币取代了贝币;
◆ 唐朝以后,不以重量定价值的“通宝”问世;
◆ 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明清时期,白银与纸币大部分时段通行并用。;商周时期-贝币;◆ 先秦,商人社会地位低下,从业者不多;
◆ 汉朝,商人编入市籍,其后世不得为官;
◆ 唐朝,“(官员)五品以上,不得入市”;
◆ 宋朝,“全民经商”,官员参与现象普遍;
◆ 明清,“士商相混”,民间出现“商帮”。;乔家大院;中国古代政府商业政策的演变;政府逐步放松贸易时间控制;政府逐步减少贸易地点限制; “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 “士商相混”的现象。这反映了( )
A. 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 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 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1)贸易对象:商品种类增加,商品数量增多 !
(2)贸易媒介:金属货币盛行,出现最早纸币 !
(3)贸易主体:人数日渐增加,成分日益复杂 !
(4)贸易时间:限制日渐减少,夜市日益繁荣 !
(5)贸易地点:结束市坊分开,出现市坊合一 !
(6)政府政策:阶段进行调整,偶尔放松监管 !
(7)民众观念:商品经济发展,等级意识淡化 !
(8)城市发展:城市日益繁荣,工商市镇兴起 !;(9)其他表现:;1、 时间(出现早晚,时代特性)
——起源早,历史悠久
2、 背景(历史原因或历史条件)
——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3、 过程(持续特征或阶段特征)
——逐步发展繁荣,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4、内容(相关要素,包括措施)
(1)形式:多样化(晓市、夜市、草市等)
(2)范围:范围广(国内贸易、海外贸易)
(3)媒介:变化快(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
(4)交通: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5)政策:限为主(重农抑商,偶有松动)
【延伸】缺乏法律支持、法律保障
【对比】古罗马(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对比】近代西方(法制化,保护私有财产)
(6)其他(略);5、性质(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
——封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影响(事物事件的历史地位)
——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非主导);探究三:认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 政治角度:
(1)或削弱政权根基,或稳固统治政权
(2)或强化重农抑商,或适时调整政策
◆ 外交角度:
(1)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
(2)推动中国海外地位的提高
◆ 文化角度:
(1)推动国人弱化落后社会等级观念
(2)推动市民文学艺术的出现与发展;1、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2、清前期有童谣《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3、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D.宋以后国家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