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411.docxVIP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41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 1、下列关于《愚公移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不应以此结尾。 D.愚公跟智叟的矛盾是文中的主要矛盾,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答案】C 【解析】C本文结尾主要反映了当时人们“人定胜天”的强烈愿望和改造大自然的雄伟气魄。故选C。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庆历四年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和“崇祯五年十二月”都是用皇帝的年号纪年。 B.《左转》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C.讽刺作品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另一种是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运用了第二种手法。 D.艾青,原名蒋海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答案】C 【解析】C 有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应是运用了第一种手法: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到节假日,朝阳市场顾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一派热闹景象。 B.我们要身临其境地为他人着想,在公共场合自觉地佩戴好口罩。 C.我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它矗立在蓝天下,晶莹夺目。 D.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 【答案】B 【解析】A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不合语境,应用“设身处地”;C 矗立:高耸直立。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亵渎:冒犯,不恭敬。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B。 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徙倚欲何依(徘徊) B.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 C.仍怜故乡水(可怜) D.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答案】C 【解析】考查对词语的理解。C“怜”是“喜爱”的意思。 5、诗词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歌行体,诗人用写实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秋风破屋、顽童抱茅、夜雨难眠和期盼大厦四部分内容,先描写、记叙,后议论、抒情。 B.“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一方面为自己的无可奈何而叹息,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一事无成而叹息。 C.“长夜沾湿何由彻”,“长夜”既指雨夜,也指安史之乱,在写出诗人因生计窘迫而煎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转危为安的热切期盼。 D.诗歌末段,诗人由个人遭遇想到天下寒士,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洋溢着救世济人的激情,显示出积极现实主义的精神。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深沉的叹惜和坚决的言辞,正体现了诗人那种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高尚精神。这是诗人,也是这首诗思想感情最崇高、最伟大、最感人之处,亦是本文的主题思想。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思想感情,所以才使这首诗不仅只是个人悲苦命运的哀叹,而且有着最重大、最深刻的时代社会意义,才能在现实主义的艺术描写中,闪耀出浪漫主义的理想光辉,洋溢着救世济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故选D。 6、选出对杜甫《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本诗开篇以设问提起,写出了诗人远望泰山雄奇壮阔生发的感慨。“青未了”突出了泰山苍翠、连绵不断的特点。 B.“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大自然赋予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使大自然似乎有了感情;“阴阳割昏晓”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 C.

文档评论(0)

151****31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