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1A》和《有机化学1B》教学大纲.docVIP

《有机化学1A》和《有机化学1B》教学大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化学1A》和《有机化学1B》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100300,2100301 学 时:96学时 (讲课:96 学时, 实验: 0 学时) 学 分:6 授课学院:天津大学理学院, 药学院,化工学院,材料学院,环境学院 适用专业:化学、药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环境科学 教 材:《有机化学》(第四版)主编:高鸿宾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5月 主要参考资料: [1]Solomons T W G,Fryhle C B.Organic Chemistry[M].10th ed.Hoboken:John Wiley Sons,Inc,2011. [2]Carey F A, Giuliano R M.Organic Chemistry[M].8th ed.New York: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10. [3]McMurry J.Organic Chemistry[M].7th ed.Belmont: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2008. [4]Peter K,Vollhardt C,Schore N E.Organic Chemist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4th ed.戴立信,席振峰,王梅祥,等译.有机化学:结构与功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等.基础有机化学 上下册[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张文勤, 郑艳, 马宁, 赵温涛. 《有机化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类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主要讲授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有机反应及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在化工生产中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 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1. 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性,熟悉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2.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共价键的基本特征与有机反应类型; 3. 深刻理解化学键的强度(键能)和元素电负性对有机反应的重要影响,掌握酸碱理论及软硬酸碱原理; 4.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第二章 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1. 了解烷烃普通命名法、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能根据分子式画出低于十个碳原子的烷烃及环烷烃的构造异构体;掌握二环螺环烃和二环桥环烃的特定命名方法; 2. 能够熟练区分伯、仲、叔、季碳原子及伯、仲、叔氢原子; 3. 掌握构造异构、构象概念和Newman投影式的写法,能画出简单烷烃(乙烷、丁烷)一取代和二取代环己烷的极限构象,能解释二元、多元取代的环己烷的最稳定构象; 4. 了解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掌握影响熔点、沸点的规律; 5. 牢固掌握烷烃和环烷烃自由基卤代链反应的机理,伯、仲、叔氢原子的活性顺序、卤素活性顺序,能量与碰撞几率对反应的影响,能熟练写出自由基取代链反应的机理; 6. 了解烷烃异构化及裂化在工业上的应用价; 7. 了解烷烃及脂环烃的来源与制法、掌握小环烷烃的特殊化学性质。 第三章 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 1. 了解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碳骨架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 2. 了解烯烃和炔烃的普通命名法;掌握次序规则、顺反异构和Z-E标记法的概念,能够熟练地对烯烃、炔烃(包括烯炔)进行系统命名; 3. 了解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4. 掌握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机理(催化氢化反应、经碳正离子和卤翁离子的亲电加成、经汞翁离子和碳负离子的亲核加成、自由基加成反应、硼氢化氧化反应、环氧化反应、高锰酸钾氧化反应、臭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聚合反应、α–氢原子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端炔的酸性);能够熟练地写出经碳正离子和卤翁离子的亲电加成、经汞翁离子和碳负离子的亲核加成、自由基加成反应、硼氢化氧化反应、环氧化反应、异丁烯的二聚、α–氢原子的自由基取代链反应的机理。 5. 了解碳正离子、自由基的结构,掌握超共轭效应对烯烃、碳正离子和自由基稳定的影响;了解反式加成、顺式协同加成的概念,认识Markovnikov规则的本质; 6. 了解不饱和烃不同化学反应的活性规律、上述主要化学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 7. 了解烯烃、炔烃的制备方法。 第四章 二烯烃 共轭体系 共振论 1. 熟悉二烯烃的分类及命名,了解二烯烃的结构和1,3-丁二烯的分子轨道; 2. 正确理解电子离域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类共轭效应; 3. 了解共振论的基本概念,学会正确使用极限结构来表达共振杂化体;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