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的用法.pdfVIP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文言虚词的使用方法 一、之字的主要用法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 们〕。 A、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B、揉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C、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定语或补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或用在 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的或得,有的可不译。例如:一 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 前,译时应省去。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3、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 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如: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4、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5、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 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 人之于国也》〕 二、以字的主要用法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 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A、乃入见。问:何以战? 〔《刿论战》〕 B、野马指春天野外林泽中的雾气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C、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D、请以舞剑。〔《鸿门宴》〕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1 / 13 . .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A、罚所及,则无 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楼记》〕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 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 雪,……至于。〔《登泰山记》〕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 带领。 例如:天下有变,王割以楚和。〔《战国策 周策》〕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 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归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 为而或省去。例如:引壶觞sháng以自酌。〔《归去来兮辞》〕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 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zhuān臾》〕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晋侯、伯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师》〕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来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 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三于字的主要用法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 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 在……方面、在……中、向、到、从、自、跟、同、对、 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A、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C

文档评论(0)

156****6665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宁阳琛宝网络工作室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70921MAC3KMQ57G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