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边塞征战诗上课 第一页,本课件共23页 边塞征战诗 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第二页,本课件共23页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内 容 标 志 情 感 (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①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第三页,本课件共23页 把握作品的时代特征 1、盛唐时:边塞诗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第四页,本课件共23页 2、中晚唐诗:国势开始衰微,昂扬向上中多了几分悲壮、悲凉、感伤。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第五页,本课件共23页 3、宋朝时: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诗中多了报国无门的愤懑、悲凉、和惆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第六页,本课件共23页 把握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第七页,本课件共23页 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 白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 纶 《塞下曲》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军行》 第八页,本课件共23页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王昌龄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第九页,本课件共23页 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 《南园》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 军 行》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 白 《塞下曲》 第十页,本课件共23页 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 松《己亥岁》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第十一页,本课件共23页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第二 、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有的写建功立业的渴望,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