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工扎染教案
【篇一: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课程教案】
一、教学方法:欣赏、讲授、演示与图案设计及手工制作相结合。
二、教学目的: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扎染是人们喜
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形式,它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
好生活的追
求,蕴藏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具有独特的视觉语言。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使
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扎染手工艺的表现形式及其艺术特征,开阔眼界、
陶冶情操,
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欣赏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才能。
教学要求:正确掌握扎染的制作基本技法,了解扎染的历史及其发
展动向;掌握扎染设计的
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重点:扎染设计制作工艺步骤。
四、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五、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扎染的实物及图片、白棉布或白丝绸、棉
线、剪刀、染锅、电炉、
水桶、染料、固色剂等。
六、课时分配
七、教学步骤
第一章 扎染的概述
教学目的:
通过扎染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对民间扎染的历史、发展、演变有初步
的了解和认识,并通
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扎染作品,使学生体验扎染艺术的魅力,引发他
们对扎染的兴趣。
教学要点:
(1)扎染的发展历史
(2 )扎染的现状
(3 )扎染的特色与成品欣赏
(4 )扎染传承意义
学习方法:
以理论讲授为主。并贯穿扎染艺术的成品欣赏。
第一节 扎染的简介和发展历史 一、扎染的发展历史
1 、扎染的简介: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先将织
物进行捆扎然后进
行染色。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另外由
于在染色过程中被捆扎的
织物受到轻重、松紧不同的压力,被色浆浸渗的程度也不同,因此
产生深浅虚实、变化多端
的色晕的艺术效果。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
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
叹的艺术魅力。 “花 ”和 “底 ”之间往往还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渐变的
效果,多冰裂纹,自
然天成,生动活泼,克服了画面、图案的呆板,使得花色更显丰富
自然。
扎染所得的图案纹样是一般印花工艺无法得到的 , 它不仅体现了艺术
与技术完美结合
的整体美 , 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 ,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
艺术价值 ,人们通常把
它称为 “没有针线的刺绣 ”、 “不经编织的彩锦 ”。
2 、扎染发展历史:
扎染,又称绞缬,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是我国传统
的手工染色技术之
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工艺始于秦汉,兴于魏晋、南北朝,
风盛唐代,至北宋仁宗
皇帝,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中原扎染工艺一度失传。
东晋时,此种工艺已在
民间广为流传。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
缬图案。隋唐时期,
绞缬更是风靡一时,史料记载的绞缬名称就有大撮晕缬、玛瑙缬、
醉眼缬、方胜缬、团宫
缬等。在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绞缬织物上的针眼和折皱至今仍依
稀可见, 显示了唐代高
超的绞缬技术。北宋初,绞缬工艺仍然盛行。但在宋仁天圣年间,
惟有兵士方可穿戴缬类服
装,民间禁止使用缬类制品,这项规定直到南宋时期才被废除。明
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
的染织技艺达到很高的水平,出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
代喜洲布和大理布
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 到了民国时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
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著称的周
城、喜洲等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 1959 年在我国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土
了公元 384 年的扎染实物; 1969 年又在这里出土了公元 683 年的
扎染实物,并且在这件扎
染实物上可以看出当时的缝制方法。而这件实物也是世界上现存最
完整的扎染实物。由此可
以看出,我国是一个最古老的扎染技艺发源国。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了染色工艺的物理、化学作用,使织
物上呈现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3年重庆巴蜀中学中考自主招生物理卷试题真题.pdf VIP
- 相似三角形中常考模型压轴题预测练-2025年中考数学三轮复习备考 (1).docx VIP
- 2025齐齐哈尔辅警考试题库.docx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能源管理系统(EMS)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ABB终端配电产品S200系列微型断路器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pdf VIP
-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相似三角形 几何模型压轴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习作:我来编童话(上课课件).ppt VIP
- 敏而好学国学目录1.docx VIP
- 有限空间施工有限空间作业.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