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范文最新推荐 ------------------------------------------------------
城建工作要切实重视五个问题
城建工作要切实重视五个问题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城市吸纳汇聚了蓬勃的工业、兴旺的商贸、繁荣的文化、先进的科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摇篮。城市的现代文明不仅孕育着城市人,还幅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因此,
城市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这对我们还处于农业经济阶段, 城
市化任重道远的地区尤为如此。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规划是城市
建设的龙头,规范和指导城市发展方向,定位城市的性质、风格、功
能和布局,可以说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石”。 我们要坚持规划先行,
满足规矩城市“方圆”的需要, 避免先建设后规划的盲目无序。 更要
坚持规划必行。从一定意义讲,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法律”,一经确
立,必须严格遵守实施,即使因发展需要修订,也应经专家论证,按
程序审查批准,这才叫法治。随意修改规划,甚至人变规划变,就失
去了规划的意义。 这我们已有深刻的教训, 还将为以后的建设留下很
难弥补的后遗症。因此,在规划意识还不强的情况下,要保证规划的
全面正确实施,必须高度集权,实行一支笔审批,不然婆婆多了,媳
妇难做,规划的严肃性、强制性就难免打折缩水。目前各地都在搞工
业区,这是发展的需要。 但工业区要在城市建设总规功能分区的指导
1/17
下设置,必须与商住区有一定间隔屏障,以免污染商住区环境。现在大城市搞退二进三,是产业调整需要,更是改善居住环境需要,防患于未燃,很值得新兴城市考虑和借鉴。 我们的工业区设置应以淮远河为天然屏障,以河南面向东向南发展, 这样与商住区间距 100 米以上,才能保障城市布局合理。 绿化是城市建设的关键。 人类从大自然母亲的怀抱走向城市, 对山水林木有着天然的亲和与依赖, 城市建设应该给聚居生活的人们造就一个贴近大自然和谐舒适的环境, 而绿化就是一条通向这种环境的最佳途径。 巴川绿化已有一定基础, 但离山水园林城市还有相当差距。 绿化应向立体化发展, 单纯的草坪绿化不宜过多,应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绿化要注意通透性,保持敞亮的视野。如宽街道宜栽高大乔木(下部通透) ,且品种多样,一街一树,既通透
视线,又丰富多彩。为弥补城市绿地不足的缺陷,可实施垂直绿化和
屋顶绿化,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有成功经验的。西欧一些小城镇,
古堡的绿化即如此,那真是风景独特,十分诱人。关键要着力去抓,
建议有关方面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加强引导,强制推行,是能收到
实效的。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水
土”指的就是文化。文化的范畴很宽泛,包括人们的思想意识、信仰
追求、习俗风尚甚至言谈举止等,这些内涵的综合折射,就形成一个
地方独特的气质、风格、品位和魅力。文化可以继承和发展,也可以
引导和培育。巴川积淀了铜梁厚重的文化底蕴, 近年又吸收了先进观
念、现代时尚,市民素质提高,“文”化正在起步。但总体而言,科
学、民主、求实、创新、诚信、守法等追求真、善、美的文化氛围还
--------------------------------------------------------------- 范文最新推荐 ------------------------------------------------------
未形成。要美化城市建设,建筑体貌、文字、图案、雕塑、广告、灯饰等要融入民族的优秀传统、 时代的先进文化, 让固化的文化符号潜移默化人们的思想言行,从而教化社会,提高市民素质。同时,文化的深层的魅力还在于它的个性, 个性是本质的体现。 城市建设一定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保持自身独具的风格, 这样才能形成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人气是城市的活力。
现在人们常常议论巴川城区人气不旺, 这有个怎么看的问题。 过去老城仅 3 平方公里,逢集过节,人们拥于正、南二街,看似人头攒动,闹闹嚷嚷,实则弹丸之地,人居密度过高而已。新城面积成倍扩大,街道变宽,人群和各种设施疏散,人居密度降低,环境大改善,看似不热闹,但却是一大进步。当然,现在就其实际情况而言,城区市民少,规模小,显得冷清,这才是真正的人气问题,我们应高度关注。
城市人气怎样才能旺呢?关键要以发展产业为依托,增大城市吸引力。比如现在鼓励引导农民进城,观念、体制、政策已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让他们有生计安居乐业, 这就需要产业作依托。 有了好的大的产业,不但能吸引农民进城,还能吸引其它城市人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