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历史课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剧的来源: 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京剧产生的原因 原因:(外因)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四方艺人聚集。 ?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提倡 ?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要 ?京城文化的熏陶 (内因):?徽班兼容并蓄,融合贯通,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 ?历代京剧艺术家的努力 京剧的发展: 乾隆时期:徽班进京-------三庆班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到了完备阶级 ------同光十三绝,程长庚 京剧特点: 生,旦,净,丑 唱,念,做,打 伴奏:管弦乐,二胡,打击乐 舞台,化妆,服饰,写意为生 京剧行当: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 京剧四大名旦,你知谁? 梅兰芳 尚小云 程砚秋 荀慧生 梅兰芳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祖籍江苏泰州,清光绪二十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首,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1961年8月8日梅兰芳病逝于北京。梅兰芳是中国京剧史上鼎盛期和清末以及中华民国成立后文化繁荣时期承上启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但有精妙的艺术,更有高尚的品德,是中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 尚小云 小云(1900年-1976年4月19日),原名尚德泉,字绮霞,祖籍河北南宫,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父亲早逝,后进入戏班学武生,师承孙怡云,又得益于王瑶卿,特色是字正腔圆,善于使用颤音。他的武功根底相当深厚,擅演刀马旦,艺术上有“尚派”之称。1957年陕西省戏曲学校成立,尚小云受聘担任艺术总指导。1959年尚小云将自己珍藏的古代字画、玉器共六十六件,无偿捐献给陕西省博物馆。1960年梅(兰芳)剧团、尚(小云)剧团、程(砚秋)剧团和荀(慧生)剧团被改为国家剧团。1976年4月19日在医院辞世。 程砚秋 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与荣禄同族。原名承麟,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取意于“艳于秋者厥为菊”,后改艺名为程砚秋,取意“砚田勤耕秋为收”。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四大名旦”之一,青衣程派创始人。程砚秋所演的戏,大多数都反映了普通百姓或旧社会妇女的苦难,如《荒山泪》《春闺梦》《文姬归汉》等,只有《锁麟囊》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程砚秋1953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3月9日20时20分,因患心肌梗塞于北京逝世。 荀慧生 荀慧生(1900年1月5日-1968年12月26日),字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中国著名京剧表演家,“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祖籍河北东光,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用荀慧生为名。荀慧生功底深厚,戏剧宽广,融京剧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的表演于一炉,兼收京剧小生、武生等行当的技艺,到30年代逐渐形成风格新颖、独树一帜的“荀派”艺术。荀慧生一生演出了三百多出戏,其中代表作为《元宵谜》、《棋盘山》等,与杨小楼、尚小云、谭小培一起称为“三小一白”,有“无旦不荀”的美誉。 京剧脸谱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留用至今。 * * *

文档评论(0)

Nico_Ro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