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犯罪心理学期末复习
1. 犯罪心理结构: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 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 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 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2. 犯罪心理结构⑴犯罪动力结构;⑵犯罪调节结构;⑶犯罪特
征结构; ⑷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⑸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3.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 的因素;
4. 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有:⑴反社会意识(错误的社会态度、
社会动机和对社会秩序、 社会规范的否定和蔑视) ;⑵强烈的、 畸变的需要; ⑶犯罪动机 (驱使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心起因) ; ⑷不良兴趣;
5. 特征结构的组成要素: ⑴特定的气质: ①胆汁质→暴力犯罪;
②多血质→诈骗罪;③粘液质→贪污罪;④胆汁质、粘液质 混合型→危害国家安全罪;⑵消极的性格特征(对社会现实 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理 智特征)⑶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⑷不良的行为习惯;
6. 犯罪人的心理状态:⑴消极、不良的心境;⑵实施犯罪时异 常的心理状态
7. 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⑴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⑵特征 结构中的潜意识;⑶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
8. 犯罪心理结构的各要素是综合地起动力作用的,它们之间按 一定层次相互结合而形成内在联系,互相配合与制约地发挥 作用,从而产生具有一定特征的犯罪行为,它们的关系是: ⑴不良的个性倾向是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基本动力,支配 和推动着全部心理活动和行为;⑵歪曲的自我意识是犯罪人 接受不良信息、诱发犯罪动机的现实过程,对犯罪行为起调 控和制动作用;⑶变态、偏执的个性特征,是犯罪活动染上 了个人的独特色彩;⑷与犯罪相适应的心理状态,是作案时 必备的心理条件。
9. 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⑴一般模式:①故意犯罪心理结构;
②稳固的、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③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 ⑵特殊模式:①过失犯罪心理结构;②不稳固、不完全的犯 罪心理结构;③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
10. 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潜在→恶变→衰落;
11. 国外个体犯罪原因学说:⑴生物学的原因论(体型说、遗 传说、生物化学因素与犯罪、神经生理因素与犯罪)⑵社会
学的原因论(文化冲突、社会异常、副文化群、社会生态学、 标签理论)⑶精神病理学的原因论(病态人格说、低能说) ⑷心理本能说的原因论(侵犯性说、利欲性说、性冲动说、 权欲性说)⑸学习理论的原因论;⑹多元性的原因论;
12. 犯罪综合动因论:个体犯罪原因是一个整体系统(母系 统), 这个整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着的主体 内外因素(子系统)所构成的,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原因网 络结构。 其中主体因素是指犯罪人犯罪赖以形成的生理状况、 心理和行为发展水平等因素。包括:⑴生理因素(年龄、性
别、神经类型因素和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⑵心理因素;⑶行
为因素(犯罪人原有的不良行为特点)主体外因素:⑴社会 环境因素(大社会环境因素:①政治②经济③文化④精神⑤ 法治环境因素等;小社会环境因素:①家庭②学校③工作④ 居住⑤交往⑥职业) ;⑵自然环境因素(地域、季节、时间、 自然灾害) ;⑶情境因素(侵害对象、现场其他人、现场条件 和气氛、机遇)
13. 犯罪综合动因论特性: ①整体性②层次性③结构性④动态 性;
14. 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⑴强烈欲求与满足方式的选 择;⑵品德缺陷与抑制力的缺乏;⑶萌发犯罪意向;⑷形成 犯罪动机和确定犯罪目的;⑸犯罪决意;
15. 犯罪动机;专指引起犯罪行为的活动动机,它是行为人推 动、 引发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 经历四个阶段: 萌发阶段 (初 始性、模糊性、内隐性) → 过渡阶段 定型阶段 → 消失阶段 ;
16. 犯罪心理形成的模式:㈠常见模式:⑴渐变型(原发型、 继发型)⑵突变型;⑶机遇型;㈡特殊模式:⑴习惯型;⑵ 朦胧型;⑶变态型;
17. 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类型:⑴ 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 ;⑵ 模仿学习机制 ;⑶ 角色扮演机制 ;⑷ 自我强化机制 ;
18. 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类型:⑴预谋发动机制;⑵情境互动 机制;⑶挫折攻击机制;
19. 犯罪人动机冲突的主要形式:⑴双趋冲突:①良知冲突;
②角色冲突;③利益冲突;⑵双避冲突;⑶趋避冲突;⑷多
重趋避冲突;
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法律体系课件.pptx VIP
- 光伏系统设计手册.pdf VIP
- 2013年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pdf VIP
- 中压蒸汽管线清洗方案.docx
- 第五单元第1课《树石小品》课件-2025-2026学年湘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第二单元《银屏乐声》第3课时《人世间》+《永志不忘》课件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pptx VIP
- 2024-2030年撰写:中国主焦煤项目风险评估报告.docx
- 兔子介绍幼儿园课件.pptx VIP
- 英语教学法-自然法-The-Natural-ApproachPPT课件.pptx VIP
-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一次函数》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