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事與典故: 柳公權從小就非常好學,十二歲時,辭賦就已經寫得很好,他的詩、書、音樂都非常精通。他性格剛毅,忠直敢言,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有一次,昏庸的唐穆宗向柳公權請教用筆的方法,柳公權回答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這句話與含雙關,皇帝聽了免面有愧色,但並沒有發怒,他知道柳公權希望他遠離小人,以國事為重,後人就把這段故事稱作「筆諫」。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作品特色:他的書法學自王羲之,繼承了顏真卿的書法風格,收集近代各家的筆法,精研苦練,終於有了自己的風格。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較之顏體,柳字則稍清瘦,故有「顏筋柳骨」之稱。柳公權的楷書參雜有歐陽詢的筆法,往往將部分筆畫緊密穿插,使寬綽處特別開闊,筆畫細勁,筆畫細瘦之中,仍運用顏筋使轉頓挫之方法,故運筆之跡外露畫外,但不免有劍拔弩張的感覺。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蘇軾的故事與典故: 書法家生卒年:西元1037-1101。 蘇軾少年時期成長於四川山城中,成年後進入仕途, 一生都在宦海中沉浮, 歷盡坎坷與艱辛,在政治上無從發揮理想。但他卓越的才華,卻在文藝上開花結果,無論是詩、文、詞、賦、書、畫 都冠絕一時,傳誦千載,他是文藝史上少見的全才,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巨人。 參考書目:盧延清,《蘇軾》(台北:石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故事與典故: 蘇軾心胸豁達,喜愛交逰,熱愛人生,具有儒家的進取、道家的超脫和佛家的圓融,居逆處順,隨遇而安,成了千百年來文士與一般民眾都喜愛的歷史人物,他的書法藝術雖只是蘇軾其中一項重要的成就,卻是窺視他豐富心靈最直接、最生動的憑據。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作品特色:蘇軾的書法, 名列宋四家之首, 他開創「尚意」書風,表現出明顯的自我個性,為宋代書法注入新的契機。 書法家最著名作品:《寒食帖》。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米芾的故事與典故: 書法家生卒年:西元1051-1107。 米芾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家世為武夫。他幼時便跟隨母親到京城,生長在皇家邸府中,與皇親國戚相識。憑著這層特殊關係,在他的早期生活和仕途上頗為順利。 米芾的書畫深具功力,山水人物自成一家,世稱「米家雲山」。擅長書法,工楷、行、草、篆、隸諸體,以行書成就最高。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宋四家」。 參考書目:石莉,《米芾》(台北:石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故事與典故: 米芾是收藏家、鑑定家。米芾家中饒有資產,他為了得到古代的名畫,不但耗盡鉅資。而且可謂費盡心機和周折,相傳他有時甚至不擇手段的騙取詩畫。米芾因為收藏頗豐,故眼界寬廣,鑑定精良,所著遂為後人研究畫史的必備用書。 米芾還愛硯。硯是「文房四寶」之一,為書畫家必備之物。米芾於硯,素有研究。著有《硯史》一書。對各種古硯的晶樣、異同優劣,均有詳細的辯論。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作品特色:米芾泛覽博觀,精通古人筆法,融會貫通,學古而能自出新意。明董其昌評其書法:「如禪家悟後,拆肉還母,拆骨還父,呵佛篤祖,面目非故。」由是米芾在宋代講求意趣和個性的書風審美中,成就最大。 書法家最著名作品:《帖》。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趙佶 書法家生卒年:西元1082-1135。 參考書目:高明一,《中國書法簡明史》(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5月。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故事與典故: 北宋 趙佶是北宋末年的一位皇帝,他自幼酷愛書畫,在位二十五年,政治上雖昏庸腐敗,但於繪畫事業卻有倡導能力。其本人詩書畫均有精湛的造詣,藝術上創作了無數精美的作品,尤以花鳥畫專長,以工細彩墨為主,有時並能寓巧於拙。 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書法家的故事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書聖 王羲之 書法家生卒年: 西元307-367年。 字逸少,瑯琊臨沂人,是王導的姪子。其人品高潔,曾任右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 參考資料:陳麥青,《王羲之》(台北: 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王羲之從7歲就開始學書法,到了十二歲那年,王羲之在父親枕頭底下發現藏有前人寫的《筆論》,便偷偷地拿來讀,越讀越有興趣。 當母親知道他讀的是《筆論》時,就對他說:「你現在年紀還小,讀《筆論》這樣的書,恐怕還讀不懂吧?」父親聽了也說:「不要性急,等你長大了,我會教你的。」可是王羲之回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