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子结构与性质
1基础知识梳理
一、原子结构
1能层与能级
能层
K
L
M
N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构造原理
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将遵循 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不同能级中的电子排布顺序一般为:
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的构造原理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就最低状态。
泡利不相容原理:在任何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这就是泡利不相容原理。
1个原子轨道最多只容纳 2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又称 最多轨道原理。特别的,当同一上的电子抱有成见为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状态时,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 大的稳定性。如 24Cr(3d54s1)、29Cu(3d104s)
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基态与激发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 级而变成激发态原子。
光谱:把原子吸收或释放的光的能量分布记录下来,即为光谱。
5?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电子云: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概率分布图。 电子云密度大的说明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
的机会多;电子云密度小的则说明机会小。
⑵原子轨道:表达电子在空间里经常出现的电子云区域,即电子云的轮廓图。
原子轨道的形状:s能级的原子轨道是球形,p能级的原子轨道是纺缍形的。
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
能级
ns
np
nd
nf
原子轨道数
1
3
5
7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 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进入原子轨道时,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存在以下规律:
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为: n s np nd nf。
TOC \o 1-5 \h \z 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为: 1s2s3s4s 。
电子层和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 2 px、2 py、2 pz轨道的能量相等。
(2)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一般规律
能层
最多容纳电子数
最外层(K层为最外层时,2个)
8
次外层
18
倒数第3层
32
第n层
2n2
TOC \o 1-5 \h \z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或称原子结构简图) 可表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和核内质子数,如
/丿
⑵电子式
可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如
(3) 电子排布式
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标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如 K: 1s22s22p63s23p64s1。
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烦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
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如 K : [Ar]4s 1。
(4) 电子排布图(又称为轨道表示式)
每个方框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第二周期碳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如图所示。
匚 rTnrrnrn~n
Is 2s 即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 元素周期律的形成是由于元素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牛周期性的重复。
(2) 元素的分区
s区:包括I A族和n A族,价电子排布为ns1「2,容易失去1个或2个电子,形成+ 1或+ 2价离子,除 H外,这些元素都是 活泼金属元素。价电子数等于主族族序数。
p区:包括从川A到四A、0族(氦除外)共六族元素,它们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 ns2np6。价电子总数等
于主族序数。
d区:包括川B到忸族的元素(镧系和锕系元素除外),价电子排布为(n — 1)d1?9ns2, 一般最外层电子数 为1?2,价电子总数等于副族序数。
ds区:包括I B族、n B族元素,它们的原子的(n— 1)d轨道为充满电子的轨道,价电子排布为 (n—
1)d10ns1 ?2。
f区:包括 镧系和锕系 元素。
注意:1、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非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属性,又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但不 能叫两性非金属。
2、 原子最外层只有 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主族元素I A (如H、Cu等);原子最外层只有 两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n A族元素(如He、Fe等);最外层有 3— 7个电子(即ns2np1-5) 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2.元素周期律
(1)半径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呈现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中 (除稀有气体),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原子半径减小。
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反的因素:一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另一个是核外电子数。
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