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2
学校
实施性教学计划本
学校名称
级 届
2019级
专业类别
农林牧渔类
类别代码
010000
专业名称
茶叶生产与加工
专业代码
010800
目录: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二、具体培养目标与就业范围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职业资格要求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五、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附件:(一)、课程设置与体系说明
(二)、主要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三)、实训基地设备和工位
(四)、教材选用情况
(五)、教师配备一览表
2019年8月20日修订
专业类别
农林类
类别代码
010000
专业名称
茶叶生产与加工
专业代码
010800
专门化名称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
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学 制
三年
学习形式
全日制
二、具体培养目标与就业范围
具体(专门化)培养目标:
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海西经济区及绿色腹地建设要求高素质劳动技能人才,通过两年的在校学习和一年的带薪实习,使学生掌握各种茶叶,特别是闽北武夷岩茶(大红袍)生产与制作挂级艺,茶产品营销管理、创业等技能和知识,将学生培养成“掌握技能、技艺精湛、知书达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才规格(就业范围):
学生毕业时持“三证”上岗,即中级茶叶制作师证、计算机高新证、毕业证。面向各类制茶企业,从事茶叶生产、茶叶产品经营与相应的基层管理工作。可担任如下岗位的工作:制茶师、车间主管、经理等。
实习形式与实习岗位群:
顶岗实习,各类茶企业。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职业资格要求
知识结构: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茶叶生产与制作的基本知识。
3)掌握主要茶叶的品级知识。
4)掌握我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5)掌握茶企管理基本知识。
6)掌握武夷岩茶与正山小种红茶的营销方法。
能力结构: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具备基层管理的能力,具备茶叶销售技巧。
??3)具备茶园管理、茶园生产、茶叶制作(初、精制)能力。?
? 4)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协作能力。
5)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业务操作的能力。
6)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与专业和顶岗实习对应的国家职业技能工种或社会化考试、认定项目
学生能够掌握茶叶生产与制作的基本能力,掌握主要茶叶的品级知识,识别常用的茶具质量。能够根据顾客状况和季节不同中国推荐相应的茶叶,经过考核,取得国家技能考试中级制茶师(四级)资格。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德育课(144学时)
(1)职业生涯规划 ( 36 学时)
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实施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新生入学教育,让中职生参加社会实践,如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达到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道德与法律 ( 36 学时)
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实施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新生入学教育,让中职生参加社会实践,如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进行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教育功能,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 ( 36学时)
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常识教育。
教学任务: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北京市十二中初三(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doc
- 海鲜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幻灯片.pptx VIP
- 微电网能量管理:技术、策略与发展路径探究.docx VIP
- 某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理智与情感:爱情的心理文化之旅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03.1 20CS03-1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docx VIP
- 2025年公司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职能要求模板参考(架构图可编辑).pdf VIP
- 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