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置.docxVIP

一种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置.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207626 A (43〉申请公布日2020. 05.29 (21)申请号 202010017769.X (22)申请日 2020.01.08 (71)申请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地址100076北京市丰台区南大红门路1号 申请人中国运栽火箭技术研究院 (72)发明人余慈用刘相新韦学中王丽伟 黎兰赵京坡张佳林林漳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11719 代理人贾松梅 (51)lnt.CI. F41H 3/伽2006.01) H05B 45//fX2020.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种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置 (57)摘耍 一二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 变换装置,其包括透光板、变色模块和多个透明 导电膜,每个透明导电膜上均设有周期性掉布的 图案.每个透明导电膜上的图案与其他透明导电 膜上的图案均不相同,所述透光板的上表面设有 一个透明导电膜,所述透光板的卜表面设有变色 模块,所述变色模块包括导光膜和LED背光源,所 述导光膜的一恻设在透光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导 光膜的另-侧设有LED背光源,所述LED背光源包 括多个不同波长的二极管光源。其目的是为了提 供?种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置,其能够 动态控制目标缶达和光学特征的变化?并且缶达 和光学波段相互兼容。 一二 .一种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板、变色模块和多个透 明导电膜,每个透明导电膜上均设有周期性排布的图案,每个透明导电膜上的图案与其他 透明导电膜上的图案均不相同,所述透光板的上表面设有一个透明导电膜,所述透光板的 下表面设有变色模块,所述变色模块包括导光膜和LED背光源,所述导光膜的一侧设在透光 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导光膜的另?侧设有LED背光源,所述LED背光源包括多个不同波长的 二极管光源。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背光 源设为两个,两个LED背光源分别布置于导光膜的相对两端。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光 源为激光二极管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容式宙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的 材质为透明玻璃,所述透明玻璃的材质为有机玻璃或石英玻璃。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的 透光率大于85%。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贸,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 膜的材质为氧化钢、二氧化锡或石墨烯。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 膜的厚度为0.5~2iiinio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的 上表面通过粘接的方式设有所述透明导电膜。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苣,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的 下表面通过粘接的方式设有所述变色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兼容式布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由 图案单元构成,所述图案单元的形状为环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十字形和不规则形状中 的至少一种。 一种兼容式雷达和光学特征变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装备目标特征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变化目标雷达和光 学特征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伪装隐身反侦察技术是通过消除、诚弱和改变目标与背景在光学、红外、雷达等多 波段上的特征差异,以隐蔽或降低目标特征显著性,进而降低装备被发现和识别概率、提高 生存能力。目前伪装隐身主要采用伪装遮障、吸波材料、迷彩涂层、热红外涂层等技术手段, 较好地解决了静态下单一波段的暴露特征,但与实际的作战要求相比还存在以下不足: [0003] (1)随着市达、红外、光学等先进探测技术日益完善,武器装备处于战场中可能同 时需要躲避多种探测仪器的侦察,这就对伪装隐身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单?波段伪装隐身 向多波段、全方位伪装隐身方向发展。现有伪装隐身材料雷达、光学、红外全频段兼容不够。 例如当前雷达/光学兼容伪装隐身主要是通过在雷达吸波涂层或面板上喷涂光学迷彩油 漆,如伪装隐身网、伪装隐身篷布等。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在于表层要实现对雷达波最大程度 的透过,进而使得宙达波能够在吸波层中被有效损耗掉。长期以来,“带有任何宙达波反射 粒了?的光学伪装隐身功能层将对雷达吸波层的吸波特性影响巨大,表面应用薄薄?层能够 透波的光学伪装隐身层才能够兼容雷达伪装隐身”的概念限制了光学/雷达伪装隐身技术 的发展,随着传感器精度越来越高,显著提升雷达/光

文档评论(0)

185****01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406305100003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