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预防登革热的宣传资料
[第1条]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什么?
登革热通过感染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传染给人类。
重要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俗称“白纹伊蚊”)在我省分布广泛,在清水容器中繁殖很重要。它们大多在户外或野外黑暗的地方逗留,但也在室内活动。
雌蚊嗜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下午五六点左右)和早上八九点。室外和室内都会咬人。
2.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15天(通常为5-8天)的隐匿期后,患者的第一个症状是突然发热,持续3-5天,伴有剧烈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背痛和后眼窝疼痛。发病后第3、4天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牙、鼻轻微出血。患病后可能表现出极度疲劳和抑郁的症状,极少数患者会恶化为出血性登革热,并进一步出血和休克,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3.个人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没有预防登革热的有效疫苗。预防登革热最好的方法是排除死水,防止伊蚊滋生,以免蚊虫叮咬。预防蚊虫叮咬的方法如下:
(1)避免呆在阴凉、草地、露台等黑暗的室外场所。在“斑点蚊子”频繁出没期间。
(二)防止积水和消除伊蚊孳生地:
1.尽量避免用清水栽培植物。
2.对于花瓶等容器,每周至少清洗换水一次,不要将水留在花盆底盘上。
3.将锅、罐、瓶露天倒置或放入带盖的垃圾箱内,防止积水。
4.覆盖储水容器、水井和蓄水池。
5.保持所有渠道畅通。
6.填满地面所有凹陷的地方,防止积水。
(3)如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应及时就医。
[第二部分]
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由登革热病毒引起,是由一种名叫白纹伊蚊的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俗称斑蚊。该病流行季节为每年夏秋季的5月至10月。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易暴发流行。目前还没有疫苗和药物预防。
2.登革热的症状是什么?
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经过5-8天的隐蔽期后就会生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关节痛,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发病后3-6天出现皮疹。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出血、流鼻血、牙龈出血、呕血、黑便、脑出血等。病情严重恶化可能会导致死亡。
三、如何预防登革热?
控制蚊虫、消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关键。居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淘汰或倒置各种闲置的室外蓄水容器:如花盆、水箱、轮胎、蓄水容器等。阳台和屋顶上没有使用的。
2.室内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县等。)应每5-7天清洗一次,以换水和清洁根部。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水生植物,必要时可用泥土和沙子代替。
3.坚持房间内外的花盆托盘没有水。如果有水,应随时清理干净。
4.大力改善室外环境卫生,疏通下水道,清除杂草,及时排除沟渠、屋顶等地面死水等各种无用死水,并填筑竹树洞等。
5.晚上小睡或休息,挂蚊帐。去公园、街道等开放场所锻炼时,要注意防蚊措施。最好穿浅色的长衫和裤子,在身体暴露的部位涂抹防蚊水、花露水等防蚊产品,防止蚊虫叮咬。一旦出现上述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