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车记录仪行业分析报告.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行车记录仪行业分析报告 LOGO 汇报人:XXX 日期:XXX contents 目 录 行业发展概述 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现状分析 行业格局及趋势 1 2 3 4 Part 01 行业发展概述 行业定义 行业发展历程 行业产业链 行业定义 行车记录仪是车辆在行驶途中记录影像和声音等信息和资料的仪器。行车记录仪有助于车主维护其合法权益,通过记录车辆行驶状况对交通事故起到快速定责的作用,震慑违法和犯罪行为。根据行车记录仪的外观和功能,行车记录仪可分为隐藏式行车记录仪、迷你便携式行车记录仪、后视镜式行车记录仪和轻机车式行车记录仪:(1)隐藏式行车记录仪体积小巧,安装后隐藏性高,不配备显示器,内部无软件集成,售价低,可安装在后视镜底座或后视镜后方;(2)迷你便携式行车记录仪体积小,有显示屏,可用来显示和回放视频监控,安装时会借助吸盘或3M胶进行固定,可安装在前挡玻璃或后视镜底座上;(3)后视镜式行车记录仪是体积最大的行车记录仪,通常采用直接装置在汽车原有的后视镜上的固定方式,可增加原有后视镜的成像范围,此外,这类行车记录仪将后视镜面更换为显示屏,售价高于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和迷你便携式行车记录仪;(4)轻机车式行车记录仪可安装较多的第三方软件,实现近似平板电脑的功能,具有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的可拓展性,价格为四类行车记录仪中最高,可安装在中控台上。 行业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70-2010年) 20世纪70年代,欧洲推出了机电模拟式驾驶记录仪。1990年,美国和德国研制了数字式汽车事故记录仪,用来管理驾驶员超速驾驶的行为。2009年,行车记录仪技术从韩国、中国台湾等地率先进入中国深圳。深圳市万臣科技、八九科技等数码相机制造商开始研发生产。此阶段,中国行车记录仪生产厂家少,利润率高,产品以VGA像素为主,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 成长阶段(2011年-2014年) 此阶段,道路交通碰瓷事件频发。由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碰瓷过程视频被陆续发布到视频网站上,浏览量大,行车记录仪作为车载用品成为车主关注的对象,行车记录仪迎来市场机遇期。在产品方面,行车记录仪市场上出现1080P产品,但由于价格昂贵,此类行车记录仪销量不大。在市场参与者方面,行车记录仪主要的生产厂家为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商和电器生产商等。 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此阶段,道路交通碰瓷事件频发。由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碰瓷过程视频被陆续发布到视频网站上,浏览量大,行车记录仪作为车载用品成为车主关注的对象,行车记录仪迎来市场机遇期。在产品方面,行车记录仪市场上出现1080P产品,但由于价格昂贵,此类行车记录仪销量不大。在市场参与者方面,行车记录仪主要的生产厂家为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商和电器生产商等。 行业产业链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的产业链可分为三部分。其中,产业链上游涉及零配件供应商,主要包括硬件供应商。产业链中游涉及行车记录仪的生产制造商,是行车记录仪的生产方,主要负责设备的研发、生产、宣传、销售和售后。产业链下游涉及终端消费群体,包括汽车主机厂和个人消费者。 产业链概述 主控芯片、板卡、镜头、传感器、外壳材料 产业链上游 研发、生产、宣传、销售和售后 产业链中游 汽车主机厂、个人消费者 产业链下游 行业产业链上游 行车记录仪是一种汽车电子产品,其生产材料可分为主控芯片、板卡、镜头、传感器、外壳材料等,具体情况如下:(1)主控芯片是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压缩,是行车记录仪最核心的部件,主控芯片成本约占总成本的25。主控芯片的供应商为安霸、联咏、卓然、凌阳、太欣、全志等,供应商主要为美国和台湾的公司。这类零部件技术含量较高,行业内可供行车记录仪生产厂商选择的芯片供应商数量有限,因此芯片供应商议价能力强。(2)板卡是印刷电路板,制作时带有插芯,用来控制硬件的运行。板卡的供应商为全志等。板卡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5。(3)镜头是行车记录仪重要的零配件,镜头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广角大小、视频文件大小等性能。行车记录仪多采用图像式摄像头,这类摄像头技术难度低,行业内供应商多且竞争激烈,因此镜头供应商议价能力弱。镜头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4)传感器指行车记录仪内部安装的重力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加速传感器等。①重力传感器可与陀螺仪配合,通过衡量车体震动的幅度判定车辆是否遭遇事故,进而自动保存事故前后的录像;②光线传感器可通过光线的亮度调整屏幕显示;③加速传感器与GPS配合,可实现ADAS功能。目前,中国传感器的市场现状呈现碎片化的格局,行业集中度低,议价能力有限。传感器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5。(5)外壳材料指用于生产行车记录仪的塑料、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这些材料通过金属冶炼、化工生产等工业生产方式获取,已实现大规模生产。中国作为工业出口大国,相关生产公司数量多,已形成发展充分的行业竞争格局,外壳材料供

文档评论(0)

181****67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