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生物课外拓展情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doc

高中生物课外拓展情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卵泡的发育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和滤泡细胞的作用 卵泡是由一个位于中央的卵母细胞和包围在其周围的卵泡组成。 卵泡发育是一个连续生长的过程,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分为4个阶段: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初级卵级和次级卵泡阶段合称生长卵泡阶段。 1.卵泡发育过程: (1)卵母细胞的变化 原始卵泡中的初级卵泡细胞,经生长卵泡的阶段,在排卵前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并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停止于分裂中期。 这就高中生物教材中所说的卵母细胞所处的时期,然后体外受精时需要让卵母细胞成熟。 (2)卵泡细胞的变化 单层发育为多层细胞,在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之间形成透明带,卵泡细胞能通过透明带给卵母细胞提供营养,津贴透明带的卵母细胞放射状排列,形成放射冠。 (3)囊状卵泡的形成 出现卵泡腔,充满卵泡液,卵母液;卵母细胞居卵泡一侧,突向卵泡腔形成卵丘,卵泡周围结缔组织细胞发育形成卵泡膜。 2.滤泡细胞的作用 卵子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卵子本身不能摄取营养,需靠外部支持系统——周围的颗粒细胞供应营养,颗粒细胞的生长非常重要。 滤泡细胞是卵母细胞周围的细胞,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的表面都有大量的微绒毛,这样可大大增加这两种类型细胞相互接触的表面积,促进了滤泡细胞的营养物质向卵母细胞的运输 教材研究:高中生物中经常会出现“畜”,读音有两种,如何读? 畜字有两个意思,意思不同,音也不同。 1.畜chù,指人喂养的禽兽,也就是名词。 例如,“家畜”,“牲畜”,“人畜两旺”,“畜类”,“畜牲”,“种畜”(?配种用的公畜或母畜),“畜力”(?能够使用在运输或牵引农具等方面的牲畜的力量),“载畜力”(?指放牧期间,一定面积牧地所担负放牧牲畜的头数),“禽畜”(?禽兽牲畜),“畜生”(?泛指禽兽(常用作骂人的话)。也作畜牲)。 2.畜xù,指饲养、养育,即喂养禽兽,也就是动词。 例如,“畜牧业”(?大批牲畜和家禽(多专指牲畜)的饲养),“畜养”(饲养)?,“畜产”(?畜牧业产品),“养精畜锐”(?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交流分享:今天和同事交流过程中了解到条件反射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之分,他们有一定的区别,联想到上海高考试题曾经考过类似试题。 1.经典条件反射及其特征 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如图)。 经典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恢复、泛化四个特征,它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 获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 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恢复:消退了的条件反应,即使不再给予强化训练,也可能重新被激发,再次出现,这被称为自然恢复作用。 泛化: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如狗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会产生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便是获得与泛化的最好例证。 ?2.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亦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由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20世纪30年代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立的实验方法。他为研究动物的学习行为,采用精确的测量习得反应技术,设计了一种由动物进行操作活动的实验箱(通常称斯金纳箱),用来测定动物完成压杆或按键活动的特定反应。除了可训练大鼠,还可训练猫、家兔和猕猴等实验动物进行该项操作。可分为食物性和防御性两种形式。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 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 3.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之处 (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 (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 (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 (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o 分享到新浪微博 \o 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yi123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