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课标全国卷专用)
语文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愁是空间的远方,更是时间的过去,它以情感的方式揭示了过去对于当下生活的意义。乡愁作为情感表达是直观的,但它背后却潜隐着社会政治变革的强大促动,认识到这一点,对于认识中国当代社会的乡愁性质也,是重要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国社会再次巨变的时代,城市化步伐加快,传统乡村文明日益递变为城市文明,这意味着中国的乡愁模式,必然会出现重大变化,即从“城→乡”模式转化为“城→城”模式,所谓原乡记忆更多是对原生城市的记忆。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新问题就出现了,即当代中国城市建设能不能有效承接中国人的乡愁。比较而言,传统乡村因为自然环境的独特以及建筑形式的多元,往往具有高度的可辨识性。或者说,像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落叶一样,天下也没有两座相同的村庄。但现代城市不一样,它的建筑基本上是同质化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复制,几乎千城一面,这就必然导致乡愁寄寓对象的模糊,甚至容易让人产生无家可归之感。这也意味着加大现代城市形象的可辨识性,在单向度的空间展开之外添加上时间、历史和人文的深度将极为重要。或者说,让城市变得更个性、更人文、更有历史感和地方感,将是它成为乡愁寄寓对象的必备条件。
这进而也就涉及理想城市或未来城市的建设问题。一般而言,一座宜居的城市,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生存乃至呼吸问题,它需要有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自然环境。但好的空气和环境显然不是理想城市的全部,它的更深层的目标应该是精神性的,即让人从中获得家园感和心灵的归属感。在这一层面,它涉及的最重要面向是时间性的,即为空间展开的城市植入历史和人文因素。说一座城市能留得住乡愁;无非是指它留得住自己的历史,并以物化的配置使人的记忆有所凭依。就此而言,一座有效承载人乡愁的城市,首先应该有配得上它的体量和声誉的博物馆,其次应该有历史文化街区,第三应该有富有历史感的建筑,第四应该有反映其区域特色的方言、饮食和礼俗等。以上种种作用叠加之下,这座城市才是富有情感深度和精神厚度的,它也才能通过空间和时间、现实与历史的交互并置,变得真正立体起来。
当然,就像城市不仅仅是为了“盛大”而存在,它同样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的乡愁而存在。之所以提出城市对人乡愁的抚慰问题,正是因为它至今仍是中国当代城市建设的相对薄弱环节。时下,比如每逢重大节日,我国的一些中心城市往往出现人口短期内锐减的现象,显然是因为这里工作居住的人们只是将该城作为工作的对象,而没有将它作为可以寄托情感的对象。所谓“回家过年”,本身就意味着当下生活的城市并没有被作为故乡家园来看待。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使城市真正成为人的家园,如何提升居民的情感归属,将是一个重大问题。
(节选自刘成纪《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导致乡村文明日益递变,原乡记忆渐渐变成对原生城市的记忆。
B.有区域特色的方言有助于增加这座城市的情感深度和精神厚度,进而有效承载市民的乡愁。
C.理想城市的深层目标就是让人获得家园感和归属感,因此城市建设要注意历史和人文因素。
D.我国很多城市每逢重大节日出现人口锐减现象,说明这些城市没有被作为故乡家园来看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以乡愁的意义为论证前提,提出了中国乡愁模式会出现重大变化的中心论点。
B.文章第二段通过对传统乡村和现代城市建筑形式的比较,论证了可辨识性与乡愁的关系。
C.文章中“一般而言”“在这一层面”“就此而言”等短语的运用,可以使论述语言更严谨。
D.文章最后一段引入“虚拟论敌”,可以避免自己的论证出现逻辑漏洞,增强文章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准确把握中国当代社会的乡愁性质,有必要先了解重大社会政治变革对乡愁模式变化的强大促动。
B.乡愁是一种对往昔生活家园的情感表达,至于它记忆的对象是乡村还是城市,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C.在一些城市增建园林可以把存在于记忆中的乡愁置入当下生活,解决那些生活在城市的人的乡愁问题。
D.乡愁作为情感是抽象的,它需要通过实物的凭附得到安顿或寄托;这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之一。
【答案】1.B
2.A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原乡记忆渐渐变成对原生城市的记忆”错误,原乡记忆包括对乡村和城市的记忆,原文是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对原生城市的记忆也就越来越多。原乡记忆和原生城市记忆是包含关系,不是并列关系。
C.“就是让人获得家园感和归属感”错误,原文是说“应该是”选项是“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英语备考:七选五阅读的解题步骤与微技能.docx
- 高考英语学习提升课堂:ESA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ocx
- 2022高考英语备考:that基本用法归纳.docx
- 高考英语备考:三个高级句型在高考英语写作中的应用.docx
- 高考英语备考:判断名词单复数的5条依据.docx
- 高考英语备考:找准关键词语, 理解句际关系.docx
- 高考押题作文写作备考:时代楷模(附:审题立意及延伸训练).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高考作文提升鲜活度须“三新”.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借鉴时评的用例说理.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推理想象,新颖独特.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计算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控温按摩保健床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螺旋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身份识别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实验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硬盘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LED用衬底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培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点总结8854392902整理By阿拉蕾.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模板.docx VIP
- 2025年乡村振兴资金申请项目详细报告.docx VIP
- 期末复习练习卷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含答案).docx VIP
- 子宫内膜癌分子检测中国专家共识年版.pptx VIP
- 2025年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申请流程及要点报告.docx VIP
- 泌尿系统疾病病理学理论课.ppt VIP
- 2023盾构法开仓及气压作业技术标准.doc VIP
- 07J205玻璃采光顶图集(规范).pdf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