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新高考专用)
语文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诗词与中国画,分属文学与艺术两大门类,二者之间的跨界融合,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开始。这种交融不仅有力促进了古诗词和文人画的蓬勃发展,还使二者各自取得了新成就——山水诗和山水画成为古代文学史和绘画史上的艺术典范。诗画合璧的中国画,逐步发展为东方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文化形态和艺术样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中国文化中,书画亦写心志。这是诗书画印能够结合的内因。由此亦可反观中西文化的异同。按照18世纪西方美学家对于诗画差别的论述来看,绘画主要运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故与建筑、雕刻等统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而诗歌主要运用声音和语言来叙述在时间中持续的动作,故与舞蹈、音乐等统称为音律艺术或时间艺术。西方绘画注重对客观自然的再现和真实记录,吸收了大量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强化艺术的造型功能。正因为这种泾渭分明的认知,在西方文化史中基本没有形成诗画合一的局面。
在中国,诗画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可以说,魏晋之前,我国早期的诗歌与绘画在艺术功能、表现方式和审美追求上,也分别具备上述“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特征,各尽其职,各自发展。唐代,随着诗词创作的兴盛,特别是唐诗取得的灿烂成果,让画家得以在诗境的涵泳中,获得更多创作的主题和灵感。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不仅以人与自然的对话,把诗从玄理中解放出来,强化了诗的画面感和表现力,更通过对山水和田园的审美观照和抒情表达,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同时,一些诗人在欣赏绘画时引发诗情,并开始尝试创作题画诗。只是,此时的题画诗大多没有题于画面之上,但是诗与画彼此启发的萌芽慢慢显现出来。
到了宋代,苏轼用“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画艺术进行总结和高度评价,从精神境界上将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共通之处讲得更加透彻,推动了中国画“以诗入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创作潮流。这个时期也涌现出许多探讨诗画关系的重要理论成果。随着文人水墨画的发展和兴盛,元代画家不仅自觉地在绘画创作中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还流行用书法将题画诗跋写于绘画作品的空白处,并钤盖上自己设计镌刻的印章,形成了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的独特艺术面貌,传承至今。
伴随文化历史类电视网络节目的热播,诗词与绘画的结合也以新形式出现在荧屏上,人们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传统诗词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探寻并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从“诗画关系”入手思考中国画的当代发展,无疑更具启发性和现实意义。艺以载道,文以化人。重新思考并践行“诗画传统”,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重要力量,将有助于实现中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孟繁玮《开拓“诗画合璧”的艺术新境》)
材料二:
诗歌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诗以时间为幅度,画以空间为前提,诗的材料是语言、文字,画是点、线、面、色彩。莱辛在《拉奥孔》中对诗画的区别问题曾作过详细的论述。他认为绘画凭借线条和色彩,描绘那些同时并列于空间的物体,所以绘画不宜于处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情节;而诗歌通过语言和声音,叙述那些持续于时间的动作,所以诗歌不宜于充分地逼真地描写静止的物体。因此,绘画作为造型艺术只能描写完成了的人物性格,概括其基本特征;而诗歌则能描写在形成发展中的人物性格和反映出它所具有的矛盾。莱辛的理论主要说明诗画各有各的面貌,是“绝不争风吃醋的姐妹”。总之,诗与画的根本不同点在于,诗是语言艺术,画是造型艺术。
中国画家自古崇尚自然,重“神韵”,讲“意境”。魏晋六朝时期,画家宗炳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厚的钦慕与向往,他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绘画的艺术宗旨:“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像。”游山水之象与道相通,其道为圣人精神所在。他认为,画山水者,眼所见,心所画,画山水之灵气,观者心旷神怡,“畅神”也。诗有诗情,画有画意,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境界”。唐代被称为“诗家天子”的王昌龄认为“搜求于象,心入于境”;孟郊也认为“天地入胸臆……物象由我裁”。所谓“象”即一般形象,后来延伸为物象、意象、想象等等。“圣人立象以尽意”,借景抒情,其景为象,其情为诗。唐王维的诗清逸、闲雅,意境深远,尤其是山水田园诗,高者似禅,卑者似僧。
诗与画各有所长,两者的共同点在于艺术的精神相通,这就产生了诗画合璧的空间,相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艺术追求,必然产生相通的艺术,两者融和,相互映辉,使诗情画意给人以东方美的感受,于是诗画合璧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便成了中国美学史上一大特征。
(摘编自顾平《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诗画合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英语备考:七选五阅读的解题步骤与微技能.docx
- 高考英语学习提升课堂:ESA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ocx
- 2022高考英语备考:that基本用法归纳.docx
- 高考英语备考:三个高级句型在高考英语写作中的应用.docx
- 高考英语备考:判断名词单复数的5条依据.docx
- 高考英语备考:找准关键词语, 理解句际关系.docx
- 高考押题作文写作备考:时代楷模(附:审题立意及延伸训练).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高考作文提升鲜活度须“三新”.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借鉴时评的用例说理.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推理想象,新颖独特.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计算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控温按摩保健床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螺旋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身份识别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实验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硬盘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LED用衬底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培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点总结8854392902整理By阿拉蕾.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模板.docx VIP
- 2025年乡村振兴资金申请项目详细报告.docx VIP
- 期末复习练习卷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含答案).docx VIP
- 子宫内膜癌分子检测中国专家共识年版.pptx VIP
- 2025年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申请流程及要点报告.docx VIP
- 泌尿系统疾病病理学理论课.ppt VIP
- 2023盾构法开仓及气压作业技术标准.doc VIP
- 07J205玻璃采光顶图集(规范).pdf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