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报告.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报告汇报:部门:日期:行业概述动力电池定义动力电池即为各种工具尤其是交通工具、为工业系统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池,而狭义上的动力电池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电动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除为交通工具提供动力外,动力电池的应用场景还包括,为车载电子设备的提供电能、用于输变电站、为动力机组提供合闸电流,为公共设施提供备用电源以及通讯用电源等方面,未来还将应用于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动力电池行业较一般的电子电池制造业而言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和技术要求,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在这篇报告中将主要从市场规模、产业链、竞争格局等方面深入研究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未来发展。锂离子电池凭借高比能量、自放电少、循环寿命长及绿色环保等优势逐步成为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主流01动力电池行业概述02动力电池行业环境03动力电池行业现状04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趋势目录 / CONTENTS05动力电池行业格局及企业第一章动力电池行业概述行业发展历程第一阶段(2001年~2008年)综合来看,这个阶段锂离子动力电池属于初创期和积累期,只有少数企业在深耕、坚持、坚守着。应该来说这一阶段,特别是2006年之前,没有多少经验可借鉴(可借鉴的是3C类锂离子电池技术),真正属于技术的“原创”期,有些企业浅尝辄止,望而止步。  唯一的示范化就是北京奥运会(595辆节能与新能源车应用,50辆锂离子电池奥运大巴),让大家看到了产业化的可能,有些企业开始转型涉猎动力电池,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第二阶段(2008年~2011年) 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以及后来国家“十城千辆”计划实施,几个诱人的“蛋糕”催生了很多电池厂如“雨后春笋”,走上了短平快的发展道路:技术同质,品质管控贫乏。但市场的“饥渴”催促着他们的野蛮生长,同时市场的不成熟以及技术发展时间的“短促”怂恿着这些企业的生存。这一阶段各个电池厂技术不能分出高下,地基有多深还未能见分晓,存在“格兰亨姆现象”(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第三阶段(2012年~2016年) 应征了一句话:“只有潮水褪去,才能知道谁在裸泳”。国家补贴政策的延缓,路线转型的适应,致使短期内市场需求不稳定;同时第一批示范运营的电池存在的问题已经显现,技术问题凸显出来,这综合影响了需求的疲软和技术上的观望、摇摆。这使很多“半路出家”的企业“知难而退”,“借机还俗”;部分纯做动力电池的企业资金匮乏,无以为继,退出历史舞台。让大家感觉2015年累计50万量新能源车的销量遥不可及。第五阶段(2016年至今)异常波动的发展,带来的是质量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剑走偏锋的企业利用政策空档骗取国家补贴;过去的2015年电动车安全事故发生多起,引起大家对迅猛发展的市场与实际技术不符之间的矛盾的担忧。综合因素下,调控、管理、规范等措施是必然会应用而生的,在这个过程,必然会大浪淘沙,从产品技术、售后服务等方面分出三六九等,逐渐产生几家“寡头”企业,引领这个行业朝健康方向发展。第二章动力电池行业环境行业政治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重点突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适应性等关键技术,建设标准统一、兼容互通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完善持续支持的政策体系,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2020年,保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纯电动乘用车纯电绒驶里程门槛。行业政治环境进一步提高纯电动乘用车、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专用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鼓励高性能动力电池应用。1从事再生利用的企业,应积极开展针对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再生利用技术、设备、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努力提高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水平,通过冶炼或材料修复等方式保障主要有价金属得到有效回收。《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新能源汽车度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3鼓励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电池负极材料(比容量≥500mAh/g,循环寿命2000次不低于初始放电容量的80%)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4支持探素利用锂电池作为数据中心多元化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加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推广应用。经济环境经济环境201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竞

文档评论(0)

181****67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