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8
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II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9-22题(10分)
(二)宽容仍是这个时代匮乏的必需品
①陈忠实、杨绛两位先生先后辞世,在微博与微信朋友圈都引发了“刷屏”,也同时出现了讥讽的声音:你们读了作家几本书,也有资格假惺惺装文化人点蜡烛?老实讲,对这种态度我不以为然: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与世界相连,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作家的印象,专业或不专业,读得多或读得少,只要他愿意表达,难道不应该更宽容地对待这种表达的自由吗?我认为,宽容仍是这个时代匮乏的必需品。
②我们怎么看待一个人,也部分反映了我们怎么看待世界。能否宽厚、从容地对待世界,也决定了这个世界是否会宽容、从容地对待自己。按照美国作家房龙在《宽容》一书中的定义,宽容,就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异于自己或传统见解的观点有耐心与公正的容忍。换个说法,宽容的本质就是尊重、有同理心。
③在当下社会的很多场合,缺少尊重感、同理心的情况处处可见,导致了各种关系的局促和撕裂。网络世界上贴标签、打棍子、扣帽子的做派,天天都在上演;在某些官员那里,给曝光丑闻者套上“没安好心、危害社会”的帽子,给某些新生事物贴上“没事找事”的标签,也是分分钟的事儿;在很多老师那里,凡是学生身上有自己“看不惯”的表现,便试图扼杀剪除;甚至某些自诩进步的知识分子,也难逃羁绊:凡是不同于己,便“不可理喻”,加以蔑视与讥讽,引为寇仇。
④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不仅是一种修养和美德,最终还会成为你我的一种生存方式。在多元时代里,每一个人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看不惯”:看不惯一些明星的高调,看不惯一些学生的新潮,看不惯义愤,看不惯中庸与调和……但各种“看不惯”之后,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同理心去感受,他们触碰底线了吗?他们真的一无是处吗?他们真的是人心大坏而不是角度不同吗?
⑤当我们崇尚犀利的时候,莫忘记了从容的魅力。1936年,鲁迅去世,一位女作家给胡适写了一封信痛骂鲁迅,胡适给她回信说:鲁迅先生固然批评过我,但是我对你这个态度,深表遗憾。“爱一个人,我们不能万美集于一身;不喜欢一个人,我们不能万恶集于一身,我们要就事论事,方有持平之论。”信念不同的自由激辩也该有底线,比如: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
⑥发生在这个时代的很多谩骂、嘲讽、“打击”,凡是不以理性与包容为底色,我一概从心底对其不齿。大家确实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绝对不是“灭了谁”才有出路。思想竞争、观念竞争,需要以极大的包容之心作为运行的底盘,在如此基础上碰撞、激辩、博弈、说服,才能彼此砥砺,螺旋上升。没有包容心的争辩只能把真理越推越远,处处硝烟弥漫,结果一地鸡毛。人人都应该克制自己“看不惯”的反应,在理解与理性的基础上讨论与争辩。
⑦比起曾经的极端年代,我们确实宽容了很多,但比起我们追求的美好未来,我们的宽容还远远不够用。法国文学大师雨果的一句话,贴在很多中小学校的教室或走廊里,“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遗憾的是,它始终没能写入这个时代每一个人的心里。傲慢、偏见、偏激,狭隘、局促、自负,仍是投射在很多人心头的躁动阴影。而宽容,仍是这个时代处处都显匮乏的必需品。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21.文中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文中第④段提到“在多元时代里,每一个人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看不惯’”,请举出你曾经“看不惯”的事,说说读过本文之后,再面对这类事情,你会如何看待、处理。(3分)
答案:
(二)19、宽容仍是这个时代匮乏的必需品。
20.列举陈忠实、杨绛先生辞世引发微博、微信“刷屏”,有人讥讽世人装文化人这种现象,作为事实论据,从反面证明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引发读者思考);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1.比喻论证。把宽容比作“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宽容”不仅是一种修养和美德,最终还会成为你我的一种生存方式,更好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2.示例:曾经我看不惯有的同学什么事情都要争一争,无论是上课举手发言还是平时班级活动,甚至课余闲聊,都要显示自己比别人懂得多、会得多,高人一等。看了此文后,我懂得了以尊重感和同理心为前提去看问题。这种事事争先的同学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表达和锻炼机会,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也为班级争了光。这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20~22题。(11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英语热点学习:颜值与才华并存的冰雪公主“谷爱凌”夺冠! 喜提“金墩墩”!.docx
- 高考英语热词学习:冬奥会开幕式、女足夺冠、春晚、冰墩墩、英国女王登基70周年.docx
- 高考英语备考热点:谷爱凌回怼美媒,12岁就公开为女性发声!.docx
- 高考英语备考热点:“冰上王子”羽生结弦即将上场!这些绝美的旋转英文怎么说?.docx
- 高考英语备考热点:“一墩难求”的冬奥顶流“冰墩墩”,原来英文名也大有来头!.docx
- 【作文训练】2022备考:北京西城高三期末作文—在途中(真题+解析+范文+扩展阅读).docx
-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docx
- 2022高考写作素材:羽生结弦(央视精彩解说+ 励志语录 +人物素材+精彩时评文).docx
- 部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古诗词汇总(原文+译文).doc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实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