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黑板报图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公文范文 中秋节黑板报图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秋节黑板报图文 1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 “团圆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 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 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 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 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 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 甜 ”,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 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 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 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 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 饼隐蔽的传话得胜, 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 当时 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 1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 饼,笑指空中明月说: “应将胡饼邀蟾 蜍 ”。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 宋吴自牧的 《梦粱录》一书, 已有 “月饼 ” 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 是明代的 《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 “八 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 取团圆之义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 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 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 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 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 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 西瓜等团圆的果品, 祈祝家人生活美满、 甜蜜、平安。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 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 太师闻仲的 “边薄心厚太师饼 ”。汉代张 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 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 “胡饼 ”,唐高祖 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节凯旋而归, 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 2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 “应将胡饼邀蟾蜍。 ”随后分给群臣食之。 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 的开始。但 “月饼 ”一词,最早是见于南 宋吴自牧的红菱饼。 月饼是圆的, 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 刘侗 《帝 京景物略》说: “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 果饼必圆。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余》说: “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 遗,取团圆之义。 ”沈榜在《宛署杂记》 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 况:坊民皆 “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 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 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心灵手巧的制饼工 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 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 “月宫符, 画成玉兔窑台居 ;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 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