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shí èr)铜表法》 《十二(shí èr)铜表法》是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法成为(chéngwéi)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2.法律 三、古代罗马的文化 * 2021/4/17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材料一:法国是接受(jiēshòu)罗马法最早的国家之一。1804年《法国民法典》接受了罗马法学关于人和物划分的体系,沿袭了罗马法学。这部法典经过修改,至今认为法兰西共和国民法典。而且成为其他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典的基础。 材料(cáiliào)二:德国历届皇帝都宣布罗马法的效力遍及全国,视罗马法为其帝国法。德国大学普遍设置罗马法教程,广输人才学习罗马法。精通罗马法的人才在具体的行政机构中任职。罗马法在德国司法中得以确认。 材料三:西班牙王室(wángshì)聘请罗马法学家在王室(wángshì)参事府和王室(wángshì)法院任职,学者赴意大利和法国学习罗马法。 三、古代罗马的文化 * 2021/4/17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3.历法(lìfǎ) 公元前46年,为了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罗马(luó mǎ)统帅儒略·恺撒命人以古埃及人的太阳历为蓝本制订新的历法,并在公元前46年1月1日起执行实行,取代旧罗马历法。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历法称为《儒略历》 我们今天使用(shǐyòng)的公历是古罗马人创立的 三、古代罗马的文化 * 2021/4/17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课堂(kètáng)笔记 古代(gǔdài)罗马文明 罗马城 罗马(luó mǎ)共和国 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公元1世纪中叶巴勒斯坦地区出现基督教 前753年修建 476年灭亡 基督教的兴起 古罗马文化 早期:提倡平等博爱;后期:宣扬宿命 地位早期:民间宗教;后期:取得合法地位 建筑:圆形竞技场,万神殿 历法:《儒略历》 建立:公元前510年 扩张:统一意大利 三次布匿战争 称霸地中海 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奥古斯都” 衰落: * 2021/4/17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4课 古代罗马文明。第4课 古代罗马文明。2021/4/17。奴隶制共和国(实质:贵族共和国)。要统治如此广大的区域,原来的共和政体能够维持吗。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罗马人的小澡盆”。西罗马帝国在476年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中世纪)。民间宗教(zōngjiào) 合法地位(4世纪初)。1804年《法国民法典》接受了罗马法学关于人和物划分的体系,沿袭了罗马法学。23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词语:文明
拼音:wénmíng
解释:文采光明。《易·乾》:“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南朝宋鲍照《河清颂》:“泰阶既平,洪水既清,大人在上,区宇文明。”唐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清钮琇《觚賸·石言》:“予既喜身亲古人未言之见闻,復重慨夫文明之璞一旦割裂而出,天地真藴,山川元气,渐至竭耗。”指文采。与“质朴”相对。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也。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谓文德辉耀。《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孔颖达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宋书·律历志上》:“是以君子反情以和志,广乐以成教,故能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主上文明,吾辈苟以观书得罪,不犹愈他咎乎?”元耶律楚材《继宋德懋韵》之一:“圣人开运亿斯年,睿智文明禀自天。”谓文治教化。前蜀杜光庭《贺黄云表》:“柔远俗以文明,慑凶奴以武略。”宋司马光《呈范景仁》诗:“朝家文明所及远,於今臺阁尤蝉联。”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二》:“想见先朝文明之盛,为之慨然。”文教昌明。汉焦赣《易林·节之颐》:“文明之世,销锋铸鏑。”前蜀贯休《寄怀楚和尚》诗:“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抱经济之奇才,当文明之盛世。”鲁迅《准风月谈·抄靶子》:“中国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犹明察。《易·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后汉书·邓禹传》:“禹内文明,篤行淳备,事母至孝。”《新唐书·陆亘传》:“亘文明严重,所到以善政称。”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文化的状态。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若因好句不来,遂以俚词塞责,则走入荒芜一路,求闢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清秋瑾《愤时迭前韵》:“文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