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资源学》知识要点 大全
《旅游资源学》知识要点 大全
PAGE
《旅游资源学》知识要点 大全
《旅游资源学》知识要点
Touristic Resources
第一部分 旅游资源学基础理论
“旅游资源”在旅游系统中的位置
1.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定义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以视为旅游资源。取自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对旅游资源定义的理解,三点应该作评判根据:
(1)自然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2)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最核心的判断根据);(3)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三大效益。
旅游资源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既可以是未开发的,也可以是开发的;
一般劳务不能成为旅游资源。具有旅游吸引力的传统手艺等特色劳务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特征
(1)美学体验性(功能特征)(2)多样性和综合性(组成特征)(3)地域性(分布特征)
(4)稀缺性(赋存特征)
(5)时间性(时间特征)
(6)永续性与不可再生性(利用特征)
旅游资源分类
按利用方式与效果分(陈传康)
游览鉴赏型:自然风光、古建筑、艺术作品、园林等。
知识型:考察文物古迹、自然奇观、博物馆、科技馆等。
体验型:民族风情、风味饮食、节庆活动、宗教仪式、集市贸易、家庭访问等。
康乐型:度假疗养、休闲康复、游乐活动、文体健身等。
按资源变化特征分(傅文伟)
原生性旅游资源 (包括6小类):山川风光、生物景观、气候资源、文物古迹、传统民族风俗习惯和风情、传统风味特产。
萌生性旅游资源 (包括7小类):现代建筑风貌、现代体育文化科技吸引及趣处、社会新貌与民族新风尚、博物馆与展览馆、名优新特产及美食购物场所、自然力新作用遗迹、人工改造大自然景观。
按资源属性(形成、组成)分
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
2、旅游资源形成
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基本条件
(1)自然环境差异是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的前提条件
地质差异——运动、温泉、火山、岩性等差异;
气候差异——从热带→温带→寒带;
水陆差异——沿海→近海→内陆等;湖心→浅水→湖岸;
地形差异——平原、高原、山地等;
土壤差异——砖红壤、红壤、黄壤,盐碱地等;
生物差异——地带性生物、非地带生物差异等;
区位差异——河流的上中下游、重要山脉的阴坡与阳坡的差异等。
各个自然地理要素在景观营造上起的作用不同。地质作用是骨骼(本底),地形是肌体;生物是毛发,土壤是皮肤,水体是血脉;气候对外部自然要素具有控制作用,对景观具有修饰作用。
(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机制、组合规律控制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演化
(3)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受地表不同等级分异规律控制
地球的圈层结构控制自然旅游资源的垂直分布大局;
地表分异规律决定自然旅游资源水平分布大格局;
气候的垂直变异决定旅游资源垂直分异。
(4)现在的自然旅游资源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基础
(1)区位的影响
海陆区位、地域相对区位、地物相对区位。
海陆区位→海洋型文化、内陆型文化,如地中海文明、内陆黄河文明;
地域相对区位→中东地区的商业文化、战争文化,北京处在华北、东北、西北交汇的枢纽、控制位置;
所在大江大河的位置、高大山脉与高原的位置→生活、交通、生产的差异。
(2)气候的影响
气候的降水量→农耕区与游牧区,建筑形式;
气候的温度→气温差异引起南北文化差异;
四季变化→节庆文化;
气候影响到物产→如南米北面;
气候与地形等一起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习惯
气候与中医文化
(3)地形的影响
地形通过对生产、生活影响而影响人口的分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地形类型及分布复杂程度的影响,如地形的类型、地形完整性和分割程度对文化影响深刻,如大的地形单元的分割、阻挡、连接作用,影响文化现象的分布边界,也形成利用通道或突破障碍形成交流的新文化现象,如古道文化;
(4)对建筑等人工设施的影响,如风水建筑选址、山区吊脚楼。
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
如岩石、矿藏、生物、水体、地质活动等。如石灰岩分布区、黄土分布区、火山地震、地热等。
历史的遗存
地表遗存——如遗址遗迹、古城古镇和古村落、园林、宗教建筑、古战场、交通设施、各种器物、工艺品、文化艺术品;
地下遗存——如陵寝、洞穴遗址、石窟、被埋藏遗址;
水下遗存——如水下沉船、古城等。
文化的差异彼此吸引而成为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差异,区域文化差异,城乡文化差异
人的迁移和文化的传播和变异
人口的迁移引起文化的传播,如欧洲人迁往新大陆;
人口不迁移的文化传播,如西方传教、玄奘取经等。
现代人类活动及其产物
具有观赏价值的大型工程与活动、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RP-《项目启动》.ppt VIP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1:《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docx VIP
- 沪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英语单词表.pdf VIP
- NB∕T 35082-2016 水电工程陡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规范.pdf VIP
- DB35_T 1640-2017 福建省高液限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ocx
- 物业保洁人员培训课件.ppt
- 世界陆地和海洋.ppt VIP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