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封弟辨(柳宗元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pdfVIP

桐叶封弟辨(柳宗元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桐叶封弟辨 唐代:柳宗元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 “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 “戏也。”周公曰: “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 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 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 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 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 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 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标签 叙事、议论、古文观止 译文 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树叶跟小弟弟开玩笑,说: “把它封给 你。”周公进去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不可以开玩 笑。”于是,成王把唐地封给了小弟弟。 我认为事情不会是这样的,成王的弟弟应该受封的话,周公就应当及时向成王说, 不应该等到他开玩笑时才用祝贺的方式来促成它;不应该受封的话,周公竞促成 了他那不合适的玩笑,把土地和百姓给予了小弟弟,让他做了君主,周公这样做 能算是圣人吗?况且周公只是认为君王说话不能随便罢了,难道一定得要遵从办 成这件事吗?假设有这样不幸的事,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树叶跟妇人和太监开玩 笑,周公也会提出来照办吗? 凡是帝王的德行,在于他的行为怎么样。假设他做得不恰当,即使多次改变它也 不算是缺点,关键在于是不是恰当,恰当就使它不能更改,何况是用它来开玩笑 的呢!假若开玩笑的话也一定要照办,这就是周公在教成王铸成过错啊,我想周 公辅佐成王,应当拿不偏不倚的道理去引导他,使他的举止行动以至玩笑作乐都 要符合 “中庸”之道就行了,必定不会去逢迎他的过失,为他巧言辩解。又不应 该管束成王太严,使他终日忙碌不停,对他像牛马那样,管束太紧太严就要坏事。 况且在一家人中父子之间,还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自我约束,何况名分上是君臣关 系呢!这只是小丈夫耍小聪明做的事,不是周公应该采用的方法,所以这种说法 不能相信。 有的史书记载说: “封唐叔的事,是史佚促成的。” 注释 传者:书传。此指 《吕氏春秋 ·重言》和刘向《说苑·君道》所载周公促成桐叶 封弟的故事。成王:姓姬名诵,西周初期君主,周武王之子,十三岁继承王位, 因年幼,由叔父周公摄政。小弱弟:指周成王之弟叔虞。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朝开国大臣。唐:古国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 一带。不中之戏:不适当的游戏。苟:轻率,随便。妇寺:宫中的妃嫔和太监。 举:指君主的行动。病:弊病。遂:成。 道:指思想和行为的规范。从容:此指举止言行。优乐:嬉戏,娱乐。大中:指 适当的道理和方法,不偏于极端。辞:解释,掩饰。驰骤:指被迫奔跑。自克: 自我约束。克,克制,约束。直:只是,只不过。缺缺:耍小聪明的样子。缺, 原文 “垂夬”。 唐叔:即叔虞。史佚:周武王时的史官尹佚。史佚促成桐叶封弟的说法,见 《史 记 ·晋世家》。 赏析 本文论述了大臣应如何辅佐君主这一问题。通过桐叶封弟的典故,作者批评 了君主随便的一句玩笑话,臣子也要绝对服从的荒唐现象,主张不要盲从统治者 的言行,要看它的客观效果。在封建时代,发表这样的观点需要非同一般的胆识。 “桐叶封弟”是流传很久的一个典故。在 “君权神授”的谬论横行的时代, 君主具有无上的权威,君主的言行被绝对化了。“天子无戏言”、 “君叫臣死, 臣不敢不死”之类的口头禅就是绝好的说明。作者在本文中虽然批评的是周公, 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其主旨是说明对君主的一言一行要从实际效果上来观察,而 不应盲从。这种观点无疑是进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此 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作者首先扼要地介绍了 “桐叶封弟”的史料。然后斩钉截 铁地亮明了自己的态度: “吾意不然。”接着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 “当封”或 “不当封”,而不在于这是谁的意图。最后提出了周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辅佐成 王。全文丝丝入扣,有破有立,立论明确,读后令人为之叹服。特别是结尾的 “或 曰”一句,使全文的论证留有余地,更是耐人寻味。 关于作者 柳宗元 (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 (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 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 《永州八 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

文档评论(0)

186****3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