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docxVIP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 \* Arabic 1页 共NUMPAGES \* Arabic 1页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第 PAGE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学问点汇总   学问点   走近作者: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代表诗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代表作有《赠刘景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刘禹锡(772- -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难点探究: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   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他正披荆斩棘,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此时他看到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波东流至此回的情景。   2.《望洞庭》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望洞庭的?   与《望天门山》不同,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望洞庭的。先近望,看到了水月交融、湖平如镜的景象;接着遥望quot;,看到了山水青翠、君山如青螺的景象。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视察细致,描写生动。   主题归纳:   主题:《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汹涌澎湃的雄奇秀丽的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之情。《望洞庭》用轻快的笔触,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宠爱与赞美之情。   感悟:漂亮的景色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再一般的景色也能生出不一样的风情。乘一叶孤舟, 顺流而下;坐湖中小亭, 笑赏烟霞。让我们登记心中的感悟, 成就新的诗篇。   课后习题答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点拔:背诵古诗前,要熟读古诗。弄清古诗的意思,并在头脑中想象古诗描写的画面,然   后依据结构图解的提示进行背诵。背诵的时候,要把握古诗的节奏,背出韵律。例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波/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要重点理解开回出来这几个字,默写的时候,要特殊留意断楚孤这几个字的写法。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答案:   第一组:两岸的青山相对屹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披荆斩棘,从水天相接的远方驶来。   其次组:洞庭湖的水光与月色相互辉映,显得特别和谐;湖面安静无风,如一面未经打磨的镜子。

文档评论(0)

158****20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