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贯通工程设计--北滨路长安码头段海绵专篇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贯通工程设计--北滨路长安码头段海绵专篇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贯通工程设计--北滨路长安码头段 2、设计范围及范围: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长江北岸线节点工程长安码头片区位于北滨路,岸线长度约2.13公里,东起长安码头,西至嘉临江大桥。 本次设计根据景观专业提供景观游步道及绿化设计资料,对岸线节点工程海绵城市专篇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依据、规范及概况 2.1设计依据 1)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 2)本项目范围内的1:500实测地形管网资料 3)《重庆市主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4)其他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 5)内部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2.2主要规范及规程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1)《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 1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1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版) 14)《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版)》(2016年版) 15)《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版)》 16)《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 17)《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2012) 18)《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 19)《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 20)《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DB22T5010-2018) 2.3、工程概况 根据《重庆市主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分析,本项目位于三洞桥分区流域内。本流域控制指标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2%,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为50%。 三、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贯通工程设计--北滨路长安码头段初设技术审查会已召开,在专家会上专家审查结论为通过,本施工图已对初设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初设意见及执行情况如下: 序号 初设要点摘录 本阶段设计执行情况 1 设计说明应补充描述本工程建设场地高程与城市防洪高程关系,明确海绵设施与不同频率洪水位的高程关系。 同意审查意见,在说明文本“建设场地高程与嘉陵江洪水位高程关系”章节中补充相关内容。 2 关于景观给水的,设计宜根据同时使用的浇灌取水设施数量确定给水设计流量,优化浇灌给水管规格。 同意审查意见,施工图阶段根据工程范围内实际景观浇灌用水范围优化给水管规格。 3 关于雨污分流,设计应明确截流倍数,并在截流井详图中明确堰高及槽深参数。 同意审查意见,在说明文本“截流井”章节中明确截流井相关设计参数。 本设计宜明确初期雨水处理系统与海绵城市的关系;分别明确新建初期雨水处理池的服务范围及其径流转输设施。 同意审查意见,在说明文本“初期雨水处理系统”章节中补充相关内容。 关于海绵城市,本设计需补充必要的设计说明,明确本工程相关指标的目标值及设计值;植草沟作为径流转输设施,一般不视作具备调节径流量及削减径流污染的作用;按相关编制技术规定,海绵设计文件应表达LID设施服务范围及其溢流排出管与下游雨水管渠的高程衔接关系,确保滞留设施能正常缓排出水、超控雨水得以及时排除。 同意审查意见,在说明文本“工程概况”章节中补充指标目标值,在“设施总体计算”章节中补充指标设计值;植草沟采用“干式植草沟”,参照“低影响开发设施比选表”,能达到部分污染物去除的作用;施工时根据市政管网现场实际修建情况调整本次设计相应排水管管位及标高,使滞留设施能顺利排出水。 四、总体设计 4.1设计目标 LID设施主要有以下五个功能: 渗——提高雨水下渗率,降低地块综合径流系数; 滞——设计0.2m在蓄水层,实现雨水缓排,延长汇流时间,削减雨水峰值; 蓄——通过储存设施将雨水储存后进行回用,削减雨水峰值及年径流总量; 净——滞留带土层的过滤、植被的缓冲对雨水有一定净化作用,SS去除率为30~90%,发挥控制面源污染的作用; 排——通过雨水管道、沟渠将过量的雨水排入水体中。 根据《重庆市主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本项目应按规划要求满足总体62%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和50%的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的指标要求。 4.2功能设施比选 城市建设中LID系统包括蓄水池、雨水花园、渗水路面、雨水管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 表 低影响开发设施比选一览表 单项设施 功能 控制目标 处置方式 经济性 污染物 去除率(以 SS计,%) 景观效果 集蓄利用雨水 补充地下水 削减峰值流量 净化雨水 转输 径流总量 径流峰值 径流污染 分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