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口及雨污分流改造施工设计说明.doc

排出口及雨污分流改造施工设计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施工图设计说明 PAGE 5 PAGE 6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贯通工程设计--北滨路长安码头段 2、设计范围及范围: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长江北岸线节点工程长安码头片区位于北滨路,岸线长度约2.13公里,东起长安码头,西至嘉临江大桥。 本次设计根据景观专业提供景观游步道设计资料,对现状多处排出口进行治理,并对范围内雨污合流管道进行改造设计,新建两处初期雨水处理池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排放,初期雨水处理池本次设计仅考虑工艺流程,具体做法由厂家二次深化设计。 二、设计依据 1、内部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2、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程、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 《真空破坏器选用与安装》(12S108-2)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山地城市排水管渠设计规范》DBJ50/T-296-2018 《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 《重庆市主城区防洪规划》(2006-2020) 三、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贯通工程设计--北滨路长安码头段初设技术审查会已召开,在专家会上专家审查结论为通过,本施工图已对初设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初设意见及执行情况如下: 序号 初设要点摘录 本阶段设计执行情况 1 设计说明应补充描述本工程建设场地高程与城市防洪高程关系,明确海绵设施与不同频率洪水位的高程关系。 同意审查意见,在说明文本“建设场地高程与嘉陵江洪水位高程关系”章节中补充相关内容。 2 关于景观给水的,设计宜根据同时使用的浇灌取水设施数量确定给水设计流量,优化浇灌给水管规格。 同意审查意见,施工图阶段根据工程范围内实际景观浇灌用水范围优化给水管规格。 3 关于雨污分流,设计应明确截流倍数,并在截流井详图中明确堰高及槽深参数。 同意审查意见,在说明文本“截流井”章节中明确截流井相关设计参数。 本设计宜明确初期雨水处理系统与海绵城市的关系;分别明确新建初期雨水处理池的服务范围及其径流转输设施。 同意审查意见,在说明文本“初期雨水处理系统”章节中补充相关内容。 关于海绵城市,本设计需补充必要的设计说明,明确本工程相关指标的目标值及设计值;植草沟作为径流转输设施,一般不视作具备调节径流量及削减径流污染的作用;按相关编制技术规定,海绵设计文件应表达LID设施服务范围及其溢流排出管与下游雨水管渠的高程衔接关系,确保滞留设施能正常缓排出水、超控雨水得以及时排除。 同意审查意见,在说明文本“工程概况”章节中补充指标目标值,在“设施总体计算”章节中补充指标设计值;植草沟采用“干式植草沟”,参照“低影响开发设施比选表”,能达到部分污染物去除的作用;施工时根据市政管网现场实际修建情况调整本次设计相应排水管管位及标高,使滞留设施能顺利排出水。 四、设计概况 4.1设计标准及参数 表4.1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 分类 分项 技术标准 排水体制 雨、污水 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 基本设计参数 雨水管道 按满流设计 污水管道 按非满流设计 管径400 mm 最大设计充满度0.65; 管径500-900 mm 最大设计充满度0.70; 管径≥1000 mm 最大设计充满度0.75。 排水管道 采用管顶平接 粗糙系数n 塑料排水管道取0.010,钢筋混凝土管道取0.014 雨水系统 暴雨强度q 采用渝北区暴雨强度公式 设计暴雨重现期P 周边地块和一般路面取5年,临时排水管道取2年,涵洞取100年, 综合径流系数ψ 一般路面取0.7,临时排水管道取0.2 地面集水时间t1 根据汇水面积和地形取5min 汇水面积F(ha) 分地块计算 污水系统 人均综合污水量 人均综合污水量为420 L/cap.d,结合规划人口密度,单位面积污水流量按84m3/d.hm2设计。 设计污水流量Qmax Qmax=Qave×Kz×Ks 最高日平均时污水流量Qave Qave=q×流域面积(km2)/(24×3600)(L/s) 污水总变化系数Kz 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内插选取 Ks 雨水或地下水渗入量系数,本次设计取1.1 4.2 排水系统 4.2.1现状排水系统存在问题 根据现场踏勘及实测管线资料复核,现状排水管道多为雨污合流管道,现状建筑物内污水管道错接至雨水管道中,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嘉陵江内。 4.2.2雨水系统设计 1)排出口治理点一 本段设计井编号Y1-1~Y1-3段新建一根d1000雨水管道,接上游现状d1000雨水管道,排入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