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区西部中学旁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沙区西部中学旁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PAGE 22 PAGE 1 沙区西部中学旁道路 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22PAGE 22 PAGE 2 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沙区西部中学旁道路 工程地点:本项目位于高新区大学城片区,位于沙区西部中学北侧。 工程规模:本项目共计包含1条道路,起于景瑞路,终点与景阳路相交,线路全长234.510m,标准路幅宽度16m,设计速度20km/h,为城市支路。 本次设计沙区西部中学旁道路单侧人行道宽度8m,路幅分配如下: 16m=4.25m人行道+0.25路缘带+3.5m车行道+3.5m车行道+0.25m路缘带+4.25m人行道。 建设范围:本次设计建设范围为沙区西部中学旁道路全线雨水、污水管线工程及海绵城市设计。 1.2设计内容及设计文件组成 本套图纸设计为沙区西部中学旁道路施工图设计部分,本套图纸名称为沙区西部中学旁道路,施工图设计包含道路及附属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四个分册: 第一册 道路及附属工程 第二册 排水工程 第三册 照明工程 第四册 交通工程 本册为第二册排水工程。 1.3初设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本项目于2021年10月15日在高新区政府服务中心进行初设评审,审查结论为修改后通过,审查意见回复及修改情况如下: 意见1:补充上游雨水汇水面积、d1500管的具体计算,并复核道路内涝防治设计。 回复1:沙区西部中学旁道路下雨水管规模d1500为建委、业主会议商定,暂未能提供上游管网改造方案及汇水范围。本项目所在区域现状雨水管径规模偏小,内涝情况较严重,建委拟对区域内雨水系统规模进行扩大改造。根据建委及业主的意见,在区域雨水系统改造后,沙区西部中学旁道路下雨水系统将承担上游片区雨水径流转输功能,雨水过流量较大,建议管径预留d1500,下游接入景瑞路改造后d1600雨水排水系统,最终排入虎溪河。 已补充道路内涝防治设计。 意见2:海绵城市设计指标未达到控制指标,缺相应的补偿设计措施。 回复2:本次设计沙区西部中学旁道路为新建道路,道路两侧主要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中小学用地和公园绿地用地,人流量大,且设计单侧人行道仅为4.25m,较为狭窄,而路侧生物滞留带宽度应在2m左右才能保证其功能,因此,在保证行人通行基础空间基础上,经综合比选本次方案仅考虑两侧人行道选用透水砖铺装。通过计算,本项目海绵建设达成情况如下表,不能达成目标值。 规划值 设计值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年径流污染去除率SS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年径流污染去除率SS 不透水下垫面受控比例 75% 50% 49% 39% 0 因此,通过与业主沟通协商,同意将沙坪坝小学旁道路北侧的公园绿地(由同一业主承建)作为本次一同报审的三条支路的海绵城市指标平衡地块,在该公园绿地中修建一有效容积不小于102m3的雨水调蓄塘。 道路 规划值 设计值 目标控制容积m3 已控制容积m3 需补偿雨水塘容积m3 大学城富力支路 58.22 25.09 33.12 101.31 沙坪坝小学旁支路 72.40 30.48 41.92 沙区西部中学旁道路 47.00 20.73 26.27 将三条支路作为片区分项,其海绵指标缺口由另一公园地块进行消纳,以共同达成片区海绵规划指标要求。为确保本次项目的顺利落地,业主需在该公园绿地的开发建设中保证雨水调蓄塘的设计及施工。 意见3:设计指标完成表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的目标值与10.3节68%不一致。 回复3:68%为虎溪河流域七排水分区的年径流控制率目标,本项目位于该排水分区,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根据道路路侧带宽度比选取(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小于3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5%;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大于等于30%小于4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大于等于4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本次设计16m标准道路路侧带宽度比5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不小于50%(道路人行道宽度小于5m可不考虑设置生物滞留带,支路不做硬性要求)。 意见4:设计采用地下式市政消火栓与《重庆高新区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导则》中的地上式消火栓不一致。 回复4:此处为笔误,已改为地上式消火栓。 意见5:C-P-04 缺挡墙下排水设计。 回复5:挡墙下排水设计详见结构专业设计《C-J-04折背式挡土墙大样图》:挡墙墙背通长设置Φ10cm软式透水管,纵向坡度1~2%,通过横向Φ10cmPVC管就近接入道路排水系统。 意见6:缺透水铺装盲管布置图。 回复6:透水铺装盲管布置图详见《C-P-11 LID设施平面布置图》。 意见7:补充景瑞路雨水管网形成前的雨水排水去向。 回复7:景瑞路为现状道路,雨水管网已形成,现状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