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阳关三叠》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唐诗宋词有一定的理解,但是从音乐角度入手了解和欣赏古诗词,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由于现代社会人的思想观、价值观与古代人差别较大,加之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冲击,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接触这样节奏缓慢,意味深长的古曲,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趣渐渐缺失,更难以体会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材分析: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瑰宝。《阳关三叠》是我国唐代的一首著名的歌曲,《阳关三叠》的歌词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到安西服兵役的情景。因原诗中渭城、阳关两个地名,所以也叫《阳关曲》或《渭城曲》。
《阳关三叠》全曲分三大段和一个尾声。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对于培养学生的品行修养有深刻的意义。琴歌原为单曲调1954年王震亚将此曲编成钢琴伴奏的合唱曲。
教学目标:
(一)聆听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阳关三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风格让学生能熟悉我国古代歌曲,并对它产生兴趣。
(二)在讨论、交流、体验了解音乐与诗词,音乐是用来表现诗词的意境的,体会音乐的共鸣性。
(三)学唱歌曲《阳关三叠》的上阙,体会中国古代诗词音乐的魅力,探究和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聆听《阳关三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古曲的韵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古琴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新课导入
古琴曲《咏梅》
体验探究、欣赏歌曲
(一)、琴歌《阳关三叠》
1介绍古琴: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又文只可考的历史就有四千余年,与江苏昆曲被列为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文人必备的乐器。
2、介绍琴歌《阳关三叠》
根据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改编而成的因诗中有“阳关”“渭城”又称之为《阳关曲》《渭城曲》。
琴歌古琴是文人必备的乐器,所以文人经常诗歌成为古代一种广泛流传的音乐形式称之为琴歌。
(二)、聆听学习《阳关三叠》第一叠
1、学唱主题《渭城曲》
(1)教师范唱,让学生看谱(聆听琴歌吟唱的感觉)
(2)让学生跟钢琴哼唱歌词(发现学生唱错的地方,并解决)
(3)学生跟钢琴再次演唱(老师提醒演唱状态)
(4)让学生跟着古琴吟唱歌曲(让学生体会作者送别时的伤感)
2、探究与拓展
(1)聆听不同音乐体材的《渭城曲》,比较音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聆听音乐,感受图画,演绎一段友人离别的情景剧。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浩瀚的文化宝库。而音乐和诗词文化都是这个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我们在《阳关三叠》的音乐中结束本节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