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儿童自尊心的保护.docVIP

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儿童自尊心的保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儿童自尊心的保护 文档信息 主题: 关于“幼儿或小学教育”中“爱心教育”的参考范文。 属性: Doc-0292C9,doc格式,正文7155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说明: 作为教育资料、心理学教育资料的写作参考资料,提供解决怎么写及格式等相关问题。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儿童自尊心的保护 2 1.挑场合 2 2.讲艺术 3 3.调心态 4 4.重事实 5 5.求公平 6 文2: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7 一、在家庭教育中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 7 二、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 9 三、在社会实践中检验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 10 参考文摘引言: 11 原创性声明(模板) 12 文章致谢(模板) 12 正文 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儿童自尊心的保护 文1: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儿童自尊心的保护 自尊心是指自己尊重自己,不向别人折腰屈膝,也不允许别人侮辱自己,并期望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心理状态。用中国老百姓的话说,自尊心就是“面子”。留守儿童正处在幼稚期到成熟期的过渡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在别人面前的成功欲和表现欲非常强烈。这就要求老师谨慎对待中留守儿童的自尊心理。当他们的自尊心得到很好的保护时,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对待学习和工作;一旦自尊心被伤害,他们就会动摇其上进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从中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来分析,老师应该保护留守儿童的自尊心。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老师应该保护留守儿童的自尊心。 那么,老师在教育留守儿童时,该怎样做才能保护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呢?本文认为老师要讲究以下五个方面的策略。 1.挑场合 俗话说:“树要皮,人要面。”留守儿童更是如此。假如在教室里,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犯错误的留守儿童,可能会引起被批评留守儿童的抱怨;假如在全校大会上,老师当着全校学生的面训斥问题留守儿童,被训斥的留守儿童不但不会接受老师的告诫,而且会记恨老师一生。因此,老师在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时,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注意选择教育的场合,充分考虑留守儿童的感受,绝不能与留守儿童的自尊对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留守儿童内心世界时,不应当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2.讲艺术 现在的留守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要求独立自主,不喜欢被人管教,脾气古怪,爱面子。因此,为了维护留守儿童的面子,老师在教育留守儿童时要讲究艺术性。 2.1 忠言未必定要逆耳。虽然老师都是怀着一颗爱心去教育留守儿童,但是,逆耳忠言也会对留守儿童产生很大的震撼,如有不慎,就会挫伤留守儿童的自尊心。既然如此,老师与留守儿童交流时,要以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为前提,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怨言。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只有这样,才能使谈话产生好的教育效果;老师批评留守儿童时,要一事一评。不要轻易把留守儿童以往所犯的错误累加起来算总账。老师评价留守儿童时,要恰如其分。批评浅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批评过火了,会刺痛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只有准确、真诚的评语,才能使留守儿童心服口服;老师与留守儿童家长交流时,也要注意语言技巧,尽量言辞委婉,不要“窄巷里赶猪——直来直去”。先谈“成绩”,后谈“问题”,“七分成绩,三分问题”。既要是非分明,又要防止伤害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因为老师与家长交流的目的是让家长配合老师做好留守儿童的转化工作,形成教育合力,而不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数落留守儿童。 以下这个事例就能证明顺耳忠言会给我们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我班女生寝室曾多次出现过丢钱的现象,先后怀疑过三个留守儿童,明察暗访终于发现,小偷就是××。我私底下找她谈心,告诉她:“你现在还小,不懂得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危害性,这种不良习惯是容易改掉的。但是,如果你不及时改正,将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未来……”一番话激起了她的羞耻心,她向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直到初中毕业,她的手脚都非常干净。现在正在念大学。试想:如果当时我不留情面,狠狠地批评她一顿,伤害其自尊心,结果又会怎样呢?可能她会仇视我,破罐子破摔,走向另一条人生之路。 2.2 处罚未必定要痛在心上。著名老师魏书生在孩子

文档评论(0)

ayun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