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季版七级语文下册第单元为学苏教版会计学第1页/共36页1. 学习目标2. 作者简介3. 背景透视6. 检查预习7. 听读课文8. 翻译课文9. 整体感知11. 疑难探究12. 板书设计10. 句段品析14.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15.拓展延伸13. 本课主旨16. 教材习题讲解17. 课后作业布置第2页/共36页准确翻译文章,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用法。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理解为学难易间转化的关键是“事在人为”,并努力践行。(重点)(难点)(重点)第3页/共36页来自《点拨》 彭端淑(1699~1779),字乐斋,四川丹棱人,生而颖异,十岁能文。清雍正十一年进士,曾任吏部郎中等职。后辞官回家,在四川锦江书院讲学,著有《白鹤堂集》。第4页/共36页来自《点拨》清代乾嘉时期,学者们潜心向学,不务声名,治学严谨朴实,形成一代学风。于是作者便为他的子侄们写下这篇文章,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这种风气,同时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第5页/共36页一 读一读字音部分来自《点拨》qìdài不逮 迄乎成屏弃蜀之 bǐbǐng第6页/共36页二 写一写字形部分来自《点拨》何shì( )饭bō( )久而不dài( )恃怠钵第7页/共36页三 文言知识积累部分来自《点拨》(一)一词多义异: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不同)父异焉(感到惊异)之:吾欲之南海 (动词,到……去)为之(代词,天下事)吾资之昏(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圣人之道(助词,的)(二)古今异义1.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古义:及,赶上。 今义:捉。2.蜀之鄙有二僧 古义:边地,边远地区。 今义:粗俗,低下。3.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古义:雇。 今义:购买。4.西蜀之去南海 古义:距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第8页/共36页(三)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子何恃而往? 点拨:宾语“何”提前,应为:“子恃何而往? ”2.判断句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点拨:“也”表判断。(四)成语积累 蜀鄙之僧: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部分来自《点拨》第9页/共36页部分来自《点拨》(五)名句积累1.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第10页/共36页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24.为学%20音频朗读.mp3《为学》课文朗读24.为学%20音频朗读.mp3。圈点要求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第11页/共36页原文: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②,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③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第12页/共36页注释:①为学:做学问。②之:代词,代指天下事。③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13页/共36页原文:②吾资①之昏②,不逮③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④而学之,久而不怠⑤焉,迄⑥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 弃⑦而 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⑧也。圣人之道,卒⑨于鲁⑩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译文: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天天学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我才思敏捷,超过别人。舍弃自己的天资不努力去发挥,就和愚笨平庸的人没有什么不同。孔子的学说,最终由迟钝的弟子传承下来。那么愚笨平庸和聪慧敏捷所起的作用,难道有不变的规律吗?第14页/共36页注释:①资:天资。②昏:糊涂,愚笨。③逮:及,赶上。④旦旦:天天。⑤怠:懈怠。⑥迄:到。⑦屏弃:舍弃,扔掉。⑧无以异:没有什么不同。⑨卒:终于。⑩鲁:愚钝,这里指孔子的学生曾参。在孔子的众多学生中,曾参勤奋好学,但反应有些迟钝,所以孔子说他“鲁”。?常:这里指常规。第15页/共36页原文:③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 者语②于富者曰:“吾 欲 之③ 南 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④而 往?”曰:“吾一瓶一钵足⑤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 欲买舟而下⑥,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 明 年,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 贫者 自⑦南海还⑧,以⑨告富者,富者有惭色⑩。西蜀之去?南 海,不知几千里也,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仓储场地出租合同范本.docx VIP
- DL_T 596-202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ocx VIP
- 湖北农商行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患者身份识别.pptx
- (正式版)D-L∕T 849.6-2016 电力设备专用测试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第6部分:高压谐振试验装置.docx VIP
- 族谱资料欢迎传阅妥善保管以存后世-陆氏家园.docx VIP
- 楼层别效用比与地价分配率.PDF VIP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自动上料系统设计.docx VIP
-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pptx VIP
- 基于web体育馆场地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