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教材:教育无痕.pdf

早教教材:教育无痕.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无痕 — — 第一章——感悟童心,不让童心去流浪 一、多给孩子一些爱抚和拥抱 一、多给孩子一些爱抚和拥抱 一一、、多多给给孩孩子子一一些些爱爱抚抚和和拥拥抱抱 西方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都有皮肤饥饿感。在父母给予孩子的众多触摸中,以抱着 孩子和搂着肩膀最为有效。 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爱抚按摩已被认为是对婴儿健康最有益、最自然的一种保健 方法。它不仅能增强宝宝的免疫能力和反应能力,而且还能增进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同时减少哭闹。 记得儿子出生后不久,我给他做婴儿操,他就很开心,咿咿呀呀与我对话,诉说着 心中的喜悦,还不时呵呵地笑,那样子好可爱哟! 对孩子的真心爱抚,不仅对他的健康很有益处,而且还可以起到安抚情绪、传达爱 意等效果,从而使孩子更加愉悦。 身体的接触是最容易使用的爱语,它就像大声地喊着“我爱你”,给予孩子的不仅 是父母发自内心的爱,而且是对孩子心灵的呼唤,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真心的接纳和给予 的力量及勇气。研究表明:常被拥抱和亲吻的婴儿更容易产生健康的情感。 孩子在婴幼儿期,比较喜欢让家长抱着;再大一点,他也经常跑到父母怀里或父母 床上撒娇。孩子渴求父母的爱抚和拥抱,他需要父母把对他的爱通过拥抱和爱抚传递给 他。 一些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告诉父母们,拥抱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平等和尊重。 他们的忠告是:0~3岁的婴幼儿必须要有父母拥抱;3~6岁的孩子很高兴父母拥抱他们; 12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需要父母注意拥抱他们的场合;14岁以后处于 青春期的青少年,情感渐趋外向,这时又很需要父母的拥抱。 身体的接触是最有力量的爱语之一,你可以借助身体的接触把爱传递到孩子的心 中。你的拥抱会给他传递一种力量和信念,给他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其实,接触的爱 语并不仅限于拥抱与亲吻,它包括所有的身体接触,比如轻轻触摸孩子的背部、头发、 手臂或肩膀。当你自然地表达这种爱语时,孩子会感到心情舒畅,内心充满阳光和爱。 他也愿意与你沟通,也更容易消除一些误解。孩子不可能什么都是对的,当他犯错误的 时候,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指正,也许这会令他不开心,但要让他知道你是真的爱他。除 了语言爱抚之外,我想你在最后拥抱一下孩子,你会传递给他一种信念,父母爱他是永 不改变的,是无条件的。这一小小的举动,会有神奇的功效,它会唤回孩子的良知,使 他努力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努力做得更出色。 人都需要爱,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人缺少了爱,脸上就会缺少光泽和活力,更缺 少爱别人的行动和心理。孩子更是如此。缺少爱的孩子,小脸上冷冰冰的,内心也缺少 温暖。一个缺少爱的孩子绝不会主动去爱别人,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也缺少热情和激 情,更不必提梦想及为之努力的动力。 二、“舍”是为了“得” 二、“舍”是为了“得” 二二、、““舍舍””是是为为了了““得得”” 教育必须顺其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 —(法)卢梭 帕瓦罗蒂是意大利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对青年 时代选定职业一事,感触颇深。 当时,他问父亲:“我应该怎么办?是当教师还是成为一名歌唱家?”父亲说:“如 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到两把椅子中间的地上。在生活中,你应该选定一把 椅子。” 每个人在教育子女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事实上,人的时间和精 力都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不能选择太多,要学会和懂得舍弃。 经常听见有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学啥啥不行,后来经了解,他们给孩子 报三四个特长班,这不仅给父母带来失望情绪,而且让孩子背负了难以承受的重担与挫 败感。 孩子的精力和体力都有限,而且他又处在发育期,过度的劳累只会损害身心的健康。 而且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和特长也是有限的。 孩子的兴趣也许非常广泛,但有时他们又会不太专一,一段时间对这方面感兴趣, 一段时间对另一方面感兴趣。记得我儿子小的时候也一样:看见姐姐弹钢琴,他也要学; 看见别的小朋友学画画,他也要学;幼儿园办小提琴班,他也要报名。最后他选择了画 画和小提琴。学小提琴时,老师要求每天至少要练一小时,每周还要上两次课。尤其他 上小学之后,每星期三的晚上还要上课,他就有点不爱学了。由于他每周还要上一次绘 画课,确实很辛苦。于是我和孩子爸爸征求他的意见,最后保留了绘画,小提琴课就不 上了。 这样时间相对地富余了,他画画的劲头也更足了,我们也有了更多的交流时间。同 时孩子娱乐的时间也多了。 后来他考进中

文档评论(0)

经管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文档大赢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55234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