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文言虚词乃所为于 第1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乃 ▲运用归纳法,从例句中找出“乃”的用法与意义。 ㈠①尔其无忘乃( )父之志(《伶官传序》)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示儿》) 规律探讨: 用法: 意义: ㈡ ①当立者乃( )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以其乃( )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规律探讨: 用法: 意义: 第二人称代词 你的 你的 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是 是 副词,加强肯定 可译为“是,就是,原来是”等。 第2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③至东城,乃( )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④(刘邦一行)于是遂去。乃( )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2、规律探讨: 用法: 意义: ⑤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蔺列传》) ⑥合于桑林(汤的乐曲名)之舞,乃( )中经首(尧乐的一章)之会(《庖丁解牛》) 3、规律探讨: 意义: 用法: ⑦度我至军中,公乃 ( )入(《鸿门宴》) ⑧精思傅会,十年乃 ( ) 成(《张衡传》) 4、规律探讨: 用法: 意义: 只,仅仅 只 副词,限制范围 可译为“仅仅,只”等。 于是、就 又 副词,表时间、事理相承 可译为“便,就,于是、又”等 才 才 副词表动作、行为的条件; 可译为“才,才能,这才”等。 第3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⑨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⑩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wù而不自责,过矣。乃( )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项羽本纪》) 5、规律探讨: 意义: 用法: ㈢复音虚词“无乃”,可译为“大概,恐怕,岂不是”等.有固定格式:“无乃……乎?” 求!无乃( )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反而 竟然 副词,表动作、情况出乎意料; 可译为“竟,竟然,居然,却”等。 恐怕 第4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小结:乃 一、代词 第二人称:你的、你们的 1、加强肯定,可译为“是,就是,原来是”等。 2、限制范围,可译为“仅仅,只”等。 3、表时间、事理相承,可译为“便,就,于 是、又”等 4、表动作、行为的条件,可译为“才,才能, 这才”等。 5、表动作、情况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竟 然,居然,却”等。 二、 副词 三、复音虚词“无乃”,可译为“大概,恐怕,岂不是”等 第5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②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蒲松龄《狼》) B、①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 C、①嬴乃夷门(东门)报关者也。 ②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司马迁《报任安书》) D、①羝(dī公羊) 乳,乃得归。(班固《苏武传》) ②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司马迁《项羽本纪》) 答案:A 解析:A、均为顺承,于是、就。B、①加强肯定,“就是”;②表条件,“才”。C、①表肯定,是、原来是;②表条件,“才”。D、①表条件,“才”;② 出乎意料,“竟,居然,却”。 第6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2、判断“乃”在文段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 毕现《示儿》,乃①( )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②( )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乃③( )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④( )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⑤( )不得已而谢。 答案: ①副词,表承接,于是,就; ②代词,你的; ③副词,是; ④副词,竟然,却; ⑤副词,才。 第7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所 ▲运用归纳法,从例句中找出“所”的用法与意义。 ㈠ 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听到的事)《桃花源记》 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拿取的 ),妇女无所幸, ③文王所辟风雨也 ( 避风雨的地方 )《殽之战》 ④所与游者( 跟他交游的 )皆当世名人(《一妻一妾》) 1、规律探讨: 用法: 结构助词,所+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组成名词性短语。 意义: 今译格式:“动词+的+名词”:“……的人” “……的事物”“……的地方”“…… 的”。动词前可加所。 第8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㈡ 复音虚词:“所以” 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不敢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