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皆浊我独清-儒林外史读后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读《儒林外史》有感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 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 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吴敬梓以一首词写出了世人对富贵功名的态度——费尽心思,费 尽心血,更费尽了心情。然而,却有那“浊酒三杯,水流花谢”在透 着一股看透了黑暗的政治、腐朽的社会风气的淡然豪气,无声无息地 吐露着吴敬梓“视金钱如无物,遗功名若粪土”的人生价值观。 吴敬梓更以一本《儒林外史》写出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对人的 桎梏和摧残,在书中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对时代和社会的批判讽刺 中,我们能读到的是一颗渴求积极人生、不为利益功名所迷惑的炽热 的心。极高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社会阅历造就了这本名著,向我们还 原了真正的人间百态,却又谑而不苛。 说楔子敷陈大义 无疑这王冕的故事体现的便是这书中讽喻思想的精华。吴敬梓写 书并非讽刺前朝,而是以书代言,针砭时弊。 一者:其性情专一,天真质朴。在下定决心要画好荷花后,便日 夜执画笔,直至将那荷花的颜色、神态、精神画得无一处不像真的。 这专一大概是吴敬梓在他的时代最渴望的吧! 二者:不趋炎附势为利折腰。吴敬梓二十岁丧父,巨额家产引发 兄弟几人的纠纷,目睹这一切的吴敬梓感到了绝望,他放弃了家产, 清贫终生,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王冕隐居时曾有无数人来劝说他入 朝为官,他曾振臂疾呼“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奈何朝夕报案立 庭下,以供奴役之使!”一言足矣! 我想,为什么吴敬梓要选择王冕的故事当楔子呢? 在我看来,以上都是表面原因。历史上真实的王冕一生写作的诗 词都在反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因为在作者眼中,当时的清王朝便 有如元朝末年,大限将至,官僚徇私舞弊,豪绅利欲熏心,纨绔子弟 平庸昏聩,“名士”附庸风雅,而政府大兴文字狱,开科举,考八股 以桎梏文人思想,让文人追求知识变成了追求利润的市侩,所以他痛 恨这一切,更痛恨自己无法改变这个世道。 我看见书评说,吴敬梓的思想是很先进,但也有局限性,说他将 改变这一切的希望寄托在了那些士大夫身上。这我不认同。王冕作诗 最讲纪实抒愤,与士大夫吟风弄月、清愁遣恨大有不同,身在一处而 心系天下,刘基叹其曰:“诗何为而作邪?诗言志也。”其实我们大可 1 以把王冕当成吴敬梓心中应做的正统文人,所以他不应该去有所寄托 于士大夫一类。而他笔下的王冕和真实的王冕经历略有差别,他笔下 的是完美化的王冕,更是他对于文人完美的形象的凝练。就秦老而言, “秦老怒,挞之,已而复然。”可见其实秦老并非象书中所言与王冕 极其和气,而书中的“王冕”已经不再是王冕了。 其实这本书,由一个个的小故事组成,好像没有什么把它们穿插 在一起了,但书中的“王冕”恰是主旨所在。“王冕”已不再是一个 人、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而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形象了。 借名流隐括全文 “借”字,不只是凭借,是真的借用。“名流”是被“借”来的。 危素是江西人,王冕是浙江人,而吴敬梓却故意将危素写成王 冕的同乡人,写“危素”回到故乡来,县官和乡绅如何巴结他,但他 想同“王冕”一会却终不可得,拿危素来陪衬“王冕”,一方面写出 “王冕”形象高洁,另一方面,又突出了吴敬梓对社会上这一类人的 鄙视和唾弃。 而另一位被“借”来的“名流”就是朱元璋了,其实过来拜访 的大将军是朱元璋帐下的胡大海,朱元璋并未亲自出现过,而究竟王 冕有无为朱元璋效力过,我们却无从得知,而且在赐教胡大海后不几 日王冕就驾鹤西去了,更无隐居在会稽山中一论,这其中的分晓便是 “王冕”要通过“借名流”来隐括全文,为了达成效果,他“借”了 危素、朱元璋,现在他是一个完美的文人形象了,有才华,与人和睦, 得人赏识,但却不为功名利禄所动,而一生闲适自得,如同一面明亮 的镜子,照射出书中每一个人物光鲜背后的黑暗。这大概就是“文 内史”吧! 究竟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呢? 读懂了楔子,才能读懂中心,才能读懂吴敬梓。 故事中我最欣赏语言和手法。

文档评论(0)

1637142147337d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