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生产理论;生产要素;1.2 生产函数 Q=F(L,K,N,E);1.3 技术系数;2)固定技术系数;;§2 短期生产;不变投入与可变投入;2.1 短期生产:一种可变投入(劳动);表4.1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2.2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收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在技术不变、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
追加一种生产要素,所形成的产量,最初会增加,但到一定限度后,增幅开始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注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是:对于任何商品的短期生产而言,可变要素的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强调的是,在任何一种商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2.3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2.4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即: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练习:错误的一种说法是:();§3 长期生产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3.1 等产量曲线;图4.3 等产量曲线;;2、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所存在的普遍现象。
在维持出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成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的等产量曲线;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案例:农场主的经济学;问题;答案;3.4 等成本线;2、等成本线(Isocost Curve)
——表示厂商在成本支出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所能购买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的线。;3、等成本线的表达式:;等成本线的变动
如果出现下面两种情况,等成本线会发生移动:
1、某投入的要素价格发生变化。具体分为四种情况:
⑴L变化而K不变化;
⑵K变化而L不变化;
⑶L、K等比例变化;
⑷L、K不等比例变化。
2、总成本——生产者的投资发生变化。如果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等成本线可因总成本——生产者的投资的增加或减少而平行移动。此时,等成本线的斜率不发生变化。;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实现长期条件下的最优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1、在产量既定时使成本最小,即使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具有最低的成本;
2、在成本既定时使产量最大,即使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具有最高的产量。;1、问题表述:成本既定、价格既定、技术既定,要求最大产量,如何选择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2、图形描述:一条等成本线与多条等产量线,如右图:
3、逻辑分析:
⑴Q3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不是最优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点
⑵Q1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不是最优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点。
⑶Q2曲线上的E点是最优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点。;1;(二)关于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1、问题表述:产量既定、价格既定、技术既定,要求最小成本,如何选择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2、图形描述:一条等产量线与多条等成本线,如右图:
3、逻辑分析:
⑴ A〃B〃等成本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不是最优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点
⑵AB等成本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不是最优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点。
⑶A′B′等成本线上的E点是最优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点。
;1;(三)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生产者均衡)条件
总结前面两种情况,我们发现: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均衡点只能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
在这一均衡点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两者的斜率相等,
而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两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要素的价格之比来表示。
于是:;
只要两者不相等,厂商总可以在总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对要素组合的重新选择,使总产量得到增加。
;从不等式的右边看,在生产要素市场上,1单位的资本可换1单位的劳动。这代表一种现实。不等式表达的是愿望大于现实。比如,按照厂商的生产技术设计,厂商放弃1单位的资本投入量时,只需加0.25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维持产量不变。但生产要素市场现实是1单位的资本可换1单位的劳动。在理性人假设下,厂商在不改变成本总支出的情况下,减少一单位的资本购买,替代增加1单位的劳动购买,这样可以多得到0.75单位的劳动投入量,按照厂商的生产技术设计计算,可使总产量增加。
;从不等式的左边看,在生产过程中,厂商放弃1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只需增加0.25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就可以维持原
文档评论(0)